劉進道:“夫人一看便知。”
淳于辛夷一聽,探頭看了過來。
這一看,淳于辛夷便震驚到了。
劉進解釋說道:“此乃顯微鏡,顧名思義便是透過此看到我等肉眼看不到的極端細微的東西。
辛夷你不是好奇蒸餾酒為何可用在外傷消毒。
或許透過此,辛夷,伱可直觀的觀察出來。”
聽到這話,淳于辛夷興奮的跳起來,對劉進動情的說道:“多謝陛下。”
劉進嘿嘿一笑道:“不值一提。”
而淳于辛夷此刻縱然是劉進在身邊,其心思已經放置在擺弄顯微鏡上了。
劉進見此,微微一笑道:“辛夷,朕尚有政事,便不在此陪你了。
回宣室殿。”
聽此淳于辛夷趕緊出門相送道:“恭送陛下。”
劉進上了車,便向宣室殿的方向前去。
在回去的路上,劉進想著自己將玻璃研製出來,緊急做凸透鏡有點太奢侈了,不如順手將望遠鏡也給涉及出來好了,以便未來戰爭之中用得到。
想到這,劉進吩咐道:“其告知少府一聲,再給朕準備兩塊凸透鏡。”
“唯。”侍從應了一聲。
等到了宣室殿,尚書檯已經將劉進需要批閱的奏疏給整理好了。
劉進也沒耽擱,便開始批閱起來。
翌日,朝議。
討論的事情乃是鐵路如何設計的問題。
眾人皆在殿中,向劉進行禮之後,政事討論便已經開始了。
這第一點便是確定由哪個部門負責此事。
劉進道:“今日之事便是討論修復新建始皇帝時木路。
諸位且說一說當由誰來主抓此事。”
誰人看不出來這浩大的工程其中隱含著多少利益。
因此,不少部門均躍躍欲試。
此時太僕常惠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當由大鴻臚負責此事。”
劉進眉毛一挑,自己的這些臣子現在都開始拉幫結派了?
然只要有人,便有非組織的出現。
所謂的非組織便是以某個官員群體形成的“幫”和“派”,這是在所難免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於非組織,在一定程度上劉進也能容忍。
顯然常惠和蘇武在匈奴時候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因此天然繫結在一塊了。
因此由太僕常惠提議,讓大鴻臚負責此事,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