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漢武帝第一個皇后陳阿嬌就是其姑媽館陶長公主劉嫖之女,也就是漢武帝的親表妹。
皇室都是如此,便更不用提民間了。
然別人不知,劉進可是知曉的,親上加親有一個最大的隱患便是容易生產出問題兒童。
如佝僂病、白化病、血友病等。
當即,劉進點點頭道:“按理當是如此。但據朕所知,若血緣過親,成婚後易生產出問題嬰兒。
此不可不正視。”
劉進說完,眾人面面相覷,有點懷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見此,劉進也是乾脆直接開口道:“此條有爭議。諸位,朕提議令諸郡國調查如姑表親等有血緣關係之嬰兒死亡及病患兒之情況。
看看是否如朕所言,律令之上再加上此條可否?”
聽到這話,眾人點了點頭,丞相道:“陛下考慮甚為妥當。”
接著丞相桑弘羊便坐下了。
接著趙過皺眉道:“陛下,臣以為獎懲不平。依陛下律令,獎勵之錢財花費,定然要遠遠高出處罰之收入。
如此,恐國庫入不敷出。”
劉進一聽忍不住對御史大夫趙過道:“御史大夫此言差矣。鼓勵婚育豈能是商賈之事,竟然考慮支度?
處罰收入不足便令國庫其他收入補上。”
這時候輪到大司農霍光哭窮了。
他開口道:“陛下,國庫也無錢財了。
前些時日整修大河堤壩,花費不少。
今年夏日,降水極多,所賴前期陛下詔令整修,大河未曾決口,但受災之地依舊頗多。
以工代賑亦是需要一大筆開支。
若獎勵生育,恐是無錢可出了。”
國庫沒錢確實是個問題。
西漢“輕田租,什五而稅一”,接著又降到三十稅一,其結果是兼併之風大盛,許多自耕農淪為佃農。
因為少交賦稅意味著出租土地純收入的增加,田賦降低的最大受益者是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這就鼓勵地主豪富更加起勁地透過合法或非法手段兼併土地,不少自耕農民反而因此失去了上地。
這種情況到了漢武帝時期已經很嚴重了。
甚至西漢歷代皇帝,因某種原因一再蠲免田賦,得益的更是集中在地主身上。
馬克思說的“每出現一種新稅,無產階級的處境就更惡化一些,取消任何一種舊稅都不會提高工資,而只會增加利潤。”
這種資本主義社會的規律是完全適用於封建社會的,封建國家增加田賦,地主必然立即轉嫁到佃農身上;而降低或免去田賦,那就很少可能會從而減少向佃農徵收的地租。
經濟決定財政。農業是整個古代世界決定性的生產部門,我國古代的財政,從來都是和土地制度密切聯絡著的。我們一向自炫“以農立國”,從奴隸制的夏朝到十九世紀中葉封建末期,自然經濟一直佔統治地位,國家財政始終以土地為主要稅源,因此,歷代的財政活動,特別是賦稅制度,總是隨著土地制度而轉移變化。
大漢自然也不例外,其財政也是以農業稅為主。
喜歡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請大家收藏:()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