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考成法年終述職二)
御史大夫趙過詳細的描述了十三州刺史及三輔司隸校尉對各地官員任職監察的情況,採用何種手段對多少人進行了監察,監察出來多少有問題的官員,其中嚴重違反“六條問事”的官員有哪些。
至於劉進此前向東巡狩,視察黃河沿岸的官員稱職不稱職的情況,趙過單列了一部分進行了一個郡國一個郡國的描述。
劉進一邊聽著一邊點頭,還時不時的記錄些什麼東西。
然而對於御史大夫的監察情況,劉進尚且不甚滿意。
待御史大夫敘述完畢,劉進沉吟了一下說道:“御史大夫。若論丞相之貳,朕以為御史大夫考評可為甲上。
然若論監察百官,朕以為御史大夫考評為甲上,恐不能服眾。
朕提兩點。其一、各州刺史及司隸校尉監察十三州及三輔之地諸官員。何人監察刺史及司隸校尉?
朕聽御史大夫你所彙報之情況,未曾提及各州刺史、司隸校尉違法亂紀之情況。
御史大夫就可以確定眾監察者中無無視律令,肆意妄為之輩?”
這話說完,御史大夫趙過及其屬官御史中丞皆是滿臉汗水。
司隸校尉更是低著頭不敢說話。
眾人誰也沒想到在這麼重大的場合,劉進絲毫不給身為三公的御史大夫一點面子,就這麼直接點出了御史大夫作為監管職責的部門存在的“燈下黑”的這樣一個問題。
“臣,臣,失職,請陛下責罰!”御史大夫趙過戰戰兢兢的跪地拜道。
劉進卻沒說話,繼續說道:“其二,當年孝武皇帝設刺史為刺探檢核問事之責。然朕觀刺史已經行處置之權了。
且官員犯下同一罪行,刺史權力過大,可任意處分官員!
同樣是貪腐一萬錢,在兗州便是僅僅罰沒其錢財。然在益州便可革職。
朕以為刺史持節,情有可原,但若刺史不被節制,此非是好事。”
劉進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
漢武帝設立刺史絕對是一大創舉。
刺史俸祿很低,只有六百石,但在世人眼裡卻是個肥差,因為它可以“居部九歲,舉為守相”。
意思是當九年刺史,就可以做太守或者郡國國相。
這裡不得不佩服漢武帝的駕馭之術,因為俸祿一低,刺史則會為了追求更高的待遇而加緊監察工作。
因此,漢武帝時期刺史制度的建立對於維護皇權、鞏固統治,確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刺史為了升官發財做的相當賣力,一時間也湧現了一大批成績卓異的刺史。
此處定然有人問了,為何刺史可以監察太守,而刺史的目標竟然也是太守呢?
這就體現了統治者設定的巧妙了。
漢武帝時期,設定的刺史雖然可以監察太守,但卻只能監察,並無其他權力。
然而太守則不一樣,其可是一郡之首,其軍事、民政一把抓,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地一把手。
做太守可比做受人戳脊梁骨的刺史體面多了。
因此刺史不管是因俸祿,還是想掌實權成為一個體面、受人尊重的人,太守都是其奮鬥的目標。
當然,漢武帝也是及有智慧的,刺史一般都是選資歷尚淺的,而太守則是資歷比較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