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如何選拔人才
見此情況爭論不休,丞相桑弘羊也未再說什麼,倒是御史大夫開口道:“人員分額之事無法定奪,不如請陛下裁決此事。”
眾人一聽也紛紛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此時御史大夫趙過發話了:“諸位,除人員份額外,尚且需要知曉當需多少人手。”
說來,此時當儘早安排的,誰知竟然拖了那麼久。
聽此,丞相開口道:“除中樞外,恐各郡國也當需人手。
各郡國人手統計之事由老朽來負責。”
御史大夫一聽,點了點頭道:“如此便由我負責中樞各部人手之事。”
其餘眾人也沒有意見,但光祿勳馬通、大鴻臚蘇武、宗正劉德、奉常張賀自然也盤算著自己府上的人員到底到底需要多少人手。
此時,丞相桑弘羊又開口了:“諸位,聽陛下之意,凡人才選用,皆當考試。
不知諸位當考何內容?”
眾人一聽,相互看了看,突然有點蒙了。
若是在此前,僅需要考核儒家的六經內容便可。
然現在已經不是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那個時代了。
儒家的地位在劉據、劉進二人的打壓之下,已經不再佔據大漢的最主流了。
張賀其父張湯乃是法家出身,其自小家學便也是法家,雖然期間礙於漢武帝對儒家青眼有加,對自己所學的法家內容進行了儒家改造,然而家學終究是家學,此時能追求自己學派利益,他又豈能不站出來?
當即奉常張賀說道:“我以為法家經典當佔據一席之地。
當年商鞅輔秦孝公行變法,大秦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
其所用便是商鞅法家之學。”
眾人一聽也點了點頭。
丞相桑弘羊出身商賈,其本身所學乃是商賈之學,並沒有什麼明確的派系,因此已經決定置身事外,不做討論了。
然御史大夫趙過可不行,其人農家出身,縱然是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農家也沒成為眾顯學之一。
而如今,成為顯學的機會就在眼前,此時若不爭上一爭,趙過覺得自己都對不起恩師這麼多年的培養。
當即御史大夫道:“奉常之言甚是。然亦不可偏頗法家。
秦二世而亡,便有法家之冷酷,以致揭竿而起。
陛下大漢五年遠景目標其第一條便是大漢人口糧食。吾以為陛下定然需要不少精通農事之人才。農事之事,舍農家其誰?因此吾以為農家經典亦當佔據一席之地。”
眾人一聽紛紛點了點頭。
宗正劉德其人為宗室,但其老子劉闢強所治學的乃是儒家,而劉德所學亦是儒家。
縱然是劉據、劉進父子二人經過接連努力,廢除了“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政策,但儒家依舊勢力龐大,且在廢除掉儒家的獨尊地位之後,劉進並未進一步的追殺,甚至劉進給其兒子劉弗陵找的師傅蔡義,劉進並未革其職,依舊讓他教自己的兒子。
且劉德其人為劉氏,他覺得別管怎麼著,既然學了儒家的東西,怎麼也得支援儒家幾分,當即開口道:“諸位,陛下雖否定罷黜百家,表彰六經之策。然並未對儒家趕盡殺絕。
且若論學子,儒家學子定然為最,吾以為便是儒家為陛下所不喜,也當將六經列入,佔據一席之地。”
眾人紛紛討論著,討論到最後,竟然討論出來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之顯學均應當佔據一席之地,且農家也躋身其中。
這時候丞相桑弘羊笑眯眯的說道:“諸位若無意見便如此定了。稍後便呈報至陛下處,令陛下定奪。”
幾個人相互看了看,最後點了點頭。
之後,眾人又討論了一番怎麼考,考試的後勤保障等。
一番系統的討論,總算是將這次人才選拔的方案初稿給定的差不多,有了幾分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