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點點頭道:“且去吧。”
“臣告退。”任安方才離開。
劉進所言的白金礦自然不是現在的“鉑”了。
而是白銀。
在西漢,白銀便被稱作白金,但其並非作為貨幣來使用的,並不具備流通屬性。
其多作為貴重物品的存在,用來製作工藝品。
而劉進提到的那礦山便是在後世大名鼎鼎的石見銀山。
石見銀山在劉進前世的位面,其位於日本島根縣大田市,是日本戰國時代後期、江戶時代前期日本最大的銀礦山,據推算,其產量曾高達當時全球的三分之一左右。江戶時代初期稱為佐摩銀山,此後銀礦逐漸枯竭,明治以後則主要以含銅礦物的開採為主。
此時日本國原住民依舊以漁獵為主,這座寶庫自然尚未得到開採。
但劉進卻知曉其豐富的白銀產量,尤其是明朝後期,其礦山得到充分開發,陸陸續續向中國出口了白銀3千多萬兩,對整個華夏都產生了極為重大的影響。
這樣的寶地,此時能提前佔據,若不佔據的話,劉進覺得恐怕讓地下的高皇帝劉邦知曉了,也得氣的活過來罵娘。
劉進豈能不上心?
目送任安離去,劉進揉了揉太陽穴,安排人將奏疏取來,他準備批閱今天的奏疏。
又過了幾日,丞相桑弘羊、御史大夫趙過等將新修訂版的人才選拔方案拿給了劉進看。
劉進看了一下,點了點頭,覺得還行。
諸如科學思維、算數佔比等都按照劉進的方式在考核內容之上有所體現。
劉進又略微修改了一下,交給桑弘羊他們令他們定稿,確定人才選拔之事。
定稿後,劉進正式簽發詔書,人才選拔的前期工作算是做完了,正式選拔已經開始了。
自然,首先便是充分宣傳。
對於這次的宣傳,劉進是及其重視,因為他不僅僅將本次人才選拔僅僅當成一次人才選拔,他還將此次人才選拔當成動搖大地主階級根基的開端。
大地主階級從漢文帝時期開始逐步形成,景、武兩代已經是及其嚴重了。
到了劉進的父親劉據任皇帝的時候,雖然打擊了一番,然而國家尚且需要靠這些人,因此並未動搖其根基。
劉進醉翁之意不在酒,自然在他設想之中,此次人才選拔的訊息最好要宣傳至每個人的頭上。
然而皇權不下鄉的西漢,若是想要每個人都知曉這個訊息又是何等的艱難?
當年漢文帝多次下調農業稅。
然而詔書釋出之後,朝中有人的大地主階級,訊息靈通的自然是知曉這件事,他們這群人肯定按照下調後的農業稅進行交稅,其成本自然降低了很多。
然而當地太守府也是需要錢的,且錢多是自籌的。
這麼一來,宣傳下調農業稅的積極性基層的太守國相、縣令縣丞等又怎麼可能有動力宣傳?
因此在減稅政策出臺很長時間之內,好多農民甚至都不知道下調農業稅這件事,交稅的時候依舊按照未曾下調之前的繳納。
然而太守府的人自然不會多嘴說下調農業稅的事情。
這麼一來,向中央繳納的農業稅後,尚且剩餘農民多繳納的農業稅呢。
這麼一來,太守府的經費也充實了好多。
如此一來,各地太守府、縣府衙又豈能有動力宣傳下調農業稅之事?
而劉進科舉制度也是一樣。
宣傳自然是需要花錢的,花的誰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