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名劉進,‘進’之一直使用也頗多。然朕登基兩年之久竟未思及避諱令百姓不便之事,便召廷尉楊信詢問因未曾避諱朕之名字而被治罪者,其數目令人觸目驚心。
朕心不安,便令廷尉楊信反治罪之人盡皆赦免,且給予補償。
然朕思慮一夜,覺避諱之制無甚用處,卻令百姓苦不堪言,因此朕覺得此制當廢除,諸位以為如何?”
聽完劉進的話眾人都蒙了。
誰也沒想到劉進昨夜通知眾人今日討論避諱之事,劉進竟然這麼猛,竟然準備廢除這已經施行了數百甚至上千年的制度。
當即丞相桑弘羊便起身拜道:“陛下,不可!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此乃祖制,豈能說廢就廢?”
眾人紛紛附和丞相之言。
劉進卻一擺手道:“分封制也乃祖制,若依眾公卿之言,我大漢疆土也當悉數分封?”
眾人一聽也一陣語塞。
郡國並行制已經施行兩百多年了,且目前的諸侯王在其封國之內也不當家,和郡已經沒什麼區別了。
早已經不似周朝時候的分封制了。
誰要是再敢提遵循古代那種分封,劉進不說話,這些臣子都要撕了他們——西周的分封可是按照血緣關係分封的,坐在堂下的這群公卿們可沒幾個姓劉的。
這時候御史大夫趙過也起身拜道:“陛下。若不行避諱,如不避諱陛下之名,恐有人用陛下名諱行巫蠱詛咒之事。”
劉進一聽,呵呵一笑道:“巫蠱詛咒?朕貴為天子,有大漢萬民眾意念加持,誰用巫蠱詛咒於朕,便是觸怒上蒼,便是觸怒我大漢萬民意念,定當反噬其身,誰能巫蠱詛咒於朕?誰又敢巫蠱詛咒於朕?”
這一番話,眾人一聽,倒吸一口涼氣。
這角度誰也沒想到,而有幾個人竟然瑟瑟發抖起來,但在這場合之下卻也不敢吱聲。
因為真的有人詛咒劉進。
眾人盡皆無言。
此時奉常張賀也進言道:“陛下臣以為此等大事當祭祀太廟,詢問列位先帝之意。”
劉進不禁皺眉:“此等小事便詢問祖宗,豈不令祖宗不得安息?
朕以為地上可決策之事何必勞煩地下之祖宗?”
這話又直接將奉常張賀的表態抵擋回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未在言語,但明顯不少人對劉進這個直接廢除避諱制度的措施不是多麼的認同。
劉進知道,動之以情,不如曉之以利。
當即劉進開口道:“諸位。此避諱之大惡,實令百姓不便。
朕舉一例子,如奉常張賀子為張某郎,張某郎有一傑出後輩,其或蔭或拔擢為郎官。
然該後輩為避諱張某郎之‘郎’,便不可為郎官。致使其才學得不到施展,其雄心壯志無法實現,汝張家本應此後輩便可更上一層樓,卻因避諱錯失良機。
如此,奉常你可甘心?”
奉常張賀一聽,臉色有點糾結,若是說甘心,這特麼純粹欺君,然若是說不甘心,有點不符合他現在的立場。
見奉常不說話,劉進呵呵一笑道:“若此事發生在諸位後輩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