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五十七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大司農霍光略微一思索,搖了搖頭。

劉進又問道:“諸公卿可還有對出兵協助烏孫持反對意見者?”

眾人相互看了看,紛紛搖了搖頭。

見此劉進拍板道:“烏孫乃我大漢姻親之國,且乃是我大漢牽制匈奴之助力。

朕與諸位所想一致,不可不救!

然當如何救,尚需商討一番,諸位可有良策?”

如此,此朝議便定下了發兵相救烏孫的調子,接下來便是商討相救烏孫的方案了。

後將軍商丘成出列道:“陛下。解憂公主上書欲令我大漢出兵相助。

臣以為定然不可直接出兵烏孫。

一來,我大漢相距烏孫,尚有樓蘭、鄯善等西域諸國,路途頗遠。

出兵烏孫,長途跋涉,便是修整,以疲敝之師擊以逸待勞之師,此取死之道。

二來,恐烏孫亦不願令我大漢將士前往。”

那是自然的,若是大漢的將士前往了烏孫,到了那裡的人又豈能輕易的撤回來?

而有外國將士一直呆在本國之中,恐怕本國的國王睡覺都睡不好。

然劉進聽此,卻對後將軍商丘成道:“後將軍,此烏孫求救與我大漢,非大漢求救與烏孫。

莫要說我大漢將士前往烏孫,便是擊退匈奴後,我大漢將士駐留烏孫亦是應該。”

後將軍商丘成沒說話,拱了拱手。

然而,劉進也知道,有些事,欲速則不達。

飯要一口一口吃,而謀求烏孫國有大漢將士駐紮,便是步子漫的有點大,容易扯淡。

太僕常惠開口道:“陛下臣以為當行圍魏救趙之策。可遣將士出敦煌,作勢掃蕩匈奴腹地。

如此以來匈奴定當撤兵。”

聽此一言,眾人紛紛點點頭。

劉進思索了一下卻搖了搖頭道:“如此,令我大漢將士疲敝無所獲,不可不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典屬國趙充國倒是站出來道:“殿下,昔日征伐匈奴,皆令西域小國出人出兵。

臣以為可依照慣例。”

劉進不可置否。

眾人紛紛又提出不同意見。

而劉進眉頭緊蹙,他腦海中則是思索著如何利用此次相救烏孫的機會,謀取利益最大化。

聽著眾人的意見,劉進又結合了自身的思考,過了片刻,對眾人緩慢的說道:“諸位。此朕之所想,以供諸公卿參考。

此番相助烏孫,定然不可僅從相助烏孫就事論事考慮,當從我大漢與匈奴相爭考慮,甚至更高維度,從我大漢統治角度考慮。

因此,思路不可狹隘。

基於此,朕以為當思索採取何種方式,當取得什麼效果,達到什麼目的。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