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八章 太子東宮,開府納士

接著,開始一拳一腳的演練象音、象形六招。虎虎生風一陣之後,冥老搖著頭道:“不妥,不妥,有形無神,拳腳都是死的,沒有一點氣勢!你好歹也做了皇太子,東方弗陵不能下床,你就是萬萬人之上啊,怎麼氣勢這麼弱!你叫東方不白?看來這名字也有問題,不妥,不妥,不如改為東方不敗!哇哈哈,東方不敗,真是好名字!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東方據是我的徒弟,你是他孫子,自然就是我的曾孫子輩,就聽我的,改為東方不敗!”

東方不敗?

你怎麼不去自宮!

“不妥啊,冥老,東方不白名字很好啊,沒必要改了吧?”

董不白心裡面狠狠的鄙視冥老一通,可惜,這些人根本不知道東方不敗有何象徵意義。玄老當即就點頭道:“生為帝王,名字不能氣弱,東方不敗,我看行!”

邴吉等人也都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劉秀兵更是提議道:“太子殿下應當改名,擇日不如撞日,現在就向皇太後和靠山王提議,將太子更名為東方不敗,如何?”

當下,一大群人浩浩蕩蕩的找到靠山王,靠山王一聽,立刻拍桌子表示:“好名字,我東方家的後代,就應該起這樣的名字。譬如老夫,就叫東方無畏,天下還有什麼可怕的。東方不敗,天下不敗,多好的寓意!”

有靠山王出面,改名字的小事,皇太後自然沒有阻止的道理。朝堂之上,也沒有什麼異議。由此,董不白的正式名字,就變成了傳說中的東方不敗!

“天予大任,賜我神功。日出東方,唯我不敗!”

董不白的耳邊,時常會浮起那位東方不敗,霸氣的話語……以及,他她)與小白臉之間的愛恨糾纏……然後,董不白的胯下就會陣陣清涼。

……

元光二年十一月二日。大胤昭告天下,流落民間的皇室血脈被迎回,並承嗣當今聖上膝下,冊封為皇太子。入主東宮,開府天下。太子名,東方不敗!

隨著詔書一起傳往各地的,還有朝廷對州牧、刺史的召集。先前已經將大胤各地的軍將召回京師,這一次則是召集地方大員。

元光二年十一月三日。每月例行的上旬朝會,皇太後帶著皇太子董不白,親自參與。在未央宮中,文武百官,濟濟一堂。時,大將軍霍神庭提議,為皇太子延請三師、三少,並願意自領太子太傅之職,教導太子行天下事。

靠山王則提議,當今聖上不能理事,皇太後畢竟女流之輩,應當加封皇太子監國,代替聖上參與國事。

霍黨自然不同意,靠山王便不同意霍神庭領太子太傅一職。太子三師三少,畢竟還是屬於皇室家事,靠山王堅持,霍神庭也奈何不得。當日朝堂之上,既沒有達成太子監國,亦沒有確定三師三少的人選。

當天晚上,董不白在邴吉的陪同下,叩響了太公張家的大門。張家乃是胤文帝時的從龍之臣,一卷《太公兵法》,幫助大胤連戰連勝,滅亡南朝陳國,一統天下,勞苦功高。張家一向超然物外,子嗣也不興旺,多少代都是單傳。到了這一代,家主乃是戶部尚書張清流,張清流育有一子一女。

女兒張玉華,貴為皇太後,兒子張玉靜,年紀尚幼。

聽聞皇太子親至,張清流親自開門迎接。他約莫四十歲光景,年少失怙喪父的意思),光武帝將他接入宮中養大,一直作為惠太子的伴讀,直到後來與惠太子做了兒女親家。張清流好靜惡動,每每讀書,連吃飯都能忘記。

年紀二十多,便被光武帝特許加入內閣,負責記錄文書。光武帝駕崩前,特將他調為戶部尚書,掌管天下財政大權,以國丈的身份輔佐昭帝。可惜昭帝短命,張清流國丈的身份還沒有捂熱,就升了規格離了權柄。

尤其是近幾年,霍神庭風頭正盛,張清流除非必要,連家門都不願意邁出了。

這樣明顯的明哲保身行為,只能說明張清流的膽子,比黃豆大不了多少。對於能否說服他支援自己監國,董不白一點信心都沒有。

但是,即便希望再小,也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