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斐著意招呼兩個小的,然後站在宋多福身旁笑道:“怎麼會打擾,我正想著下午帶多福見過幾位妹妹,你們先過來了,也省了我的事。”
宋多福生得略微豐盈,圓圓的臉蛋,圓圓的大眼,穿了一身杏色如意鑲邊長襖,頭上戴了一對白玉鑲金扁絲花簪,穿戴上有那麼一層富裕之氣,舉止也是很從容的,向朱妙華等人行禮,叫著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
朱妙華笑意更濃,打量宋多福道:“不曉得你的年紀,倒不知道怎麼稱呼你。”
“她是十一年二月生的。”李斐替宋多福說了,又道:“比大妹妹小,比二妹妹大了。”
“宋姐姐。”朱秒聰盈盈笑著,先道:“在這裡住著,宋姐姐別拘束,也別拘謹,叫我秒聰便是了。”
朱秒聰這麼說,三姑娘朱妙仙,四姑娘朱妙琴也這樣說道,朱妙仙元祐十四年出生,今年十三歲,朱妙琴元祐十九年出生,今年才八歲,雖然年紀小,和宋多福差了那麼多歲,微仰著頭說話,待人接物都不含糊。
朱妙華撩著碎髮笑道:“那我是大姐姐了,宋妹妹有空去我那裡坐坐,寫字畫畫,彈琴下棋,我也有個對手了。”
話是這樣說,心裡卻忍不住輕蔑,這姓宋的小地方上來的,邀她寫字畫畫,彈琴下棋,她可拿得起筆,撥得了弦,執得了子,所以這一句,就是客氣話了,有李斐在前,這姓宋的,也不是來哄她高興的。
六個姑娘聚在一起,朱妙仙朱妙琴到底年紀小,坐下了就少說話,只朱妙華朱秒聰一人一句,問宋多福飲食起居,後頭就說到了在家的消遣,從讀書女紅到管家理財,後面的話題是繞到了李斐身上,朱妙華眼看著李斐道:“三妹四妹年紀小,我和二妹是在寧王閨學讀書的,一旬五天,現在還要上學呢,如果姐姐有意,倒是可以和父親提一提。”
寧王是宗人令,寧王沒有一個閨女,寧王妃卻辦了一個閨學,不是朱妙仙朱妙琴年紀小,是嫡庶有別,所在的圈子不一樣,那麼李斐?李斐抿著嘴俏笑道:“我已經是內府備選的淑人,還是在家裡做些針線好了。”
姑娘們上閨學,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未定親的姑娘才上學,凡是定了親的,學就不上了,家裡原請了先生也得辭,姑娘待嫁之時,持家之道,為妻之道,為母之道,好多東西不是上學能學到的,能歷練的孃家給你練手,還有家中長輩們的言傳身教,這些就把待嫁的日子塞滿了。
寧王閨學,李斐也有自知自明,那不是她的圈子。
內府備選的淑人!朱妙華捧茶壓下心口的怒火,重新笑起來道:“是我沒顧上,姐姐前程似錦,只是進皇家之前,還有很多規矩要學呢。”
朱妙華是進過皇家的,當年她以公侯貴女之身,宮中還遣了四個嬤嬤來教了她四個月的規矩,而今李斐說是要當襄王妃,至今宮中對宣國公府還沒有一點明面上的表示,蔡氏一死孫輩守九個月的孝。李斐的金印寶冊一天沒有到手,朱妙華就存了那麼一點點盼望。
李斐不驕不躁,含笑道:“我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規矩只是一樣,還有像我們這麼大一座公府,是怎麼迎來送往的。八月二十九是衛王成婚,這個禮單子怎麼寫”
說到這,李斐正經問伺候在旁的季青媳婦,道:“季大娘,衛王成婚的賀禮,府上預備好了嗎?”
季青媳婦低眉道:“這份禮還得問老爺太太的意思,老爺太太沒有敲定,應該是沒有預備好。”
王爺的成婚,尤其李斐和襄王現在的關係,這份禮宣國公府可得送的厚了,要朱欽和許氏拿主意的。
李斐染上一點羞怯,柔聲道:“這禮單,我得問問父親,還得向許夫人請教。”
喜歡美人歸請大家收藏:()美人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