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視著老師,朱明忠頗為無奈的說道。
“可無論如何,恐都難免一場廝殺,老師,學生起兵,本為復我大明之天下,將士之所以隨學生赴湯蹈火,亦是為我大明,難道,這兵戈相向、自相殘殺真的就無法避免嗎?”
如果說這一切的發生北伐功成,發生在將滿清驅逐出關之後,朱明忠會毫不猶豫的痛下殺手,但是現在,面對隨時有可能腹背受敵的現實,讓他不得不做出現在這般模樣。
曹操誰都相當,但是在沒有曹操的實力之前,劉備才是最好的選擇。或許不精通三國,但朱明忠卻很清楚,身為鄭成功的部屬的情況下,當劉備才是最好的選擇,那怕是撕破臉,也要讓全天下看到鄭成功是如何逼迫自己。
官場如戲場,人人是戲子!
或許在官場鬥爭之中,朱明忠沒有這個時代那些寬宦海沉浮多年的人那般如火純青,但是從史書和影視作品中,朱明忠還是學到了一些最基本的規則。
那就是要學會演戲!
人生如戲!
戲如人生,只看能否演好這出戏。作為這個戲臺上的新手,朱明忠並沒有在這些宦海沉浸數十年的古人所擅長的圈子中游走,而是選擇了另一條路——以耿真至誠示人。
有時候,耿真至誠也是武器!
從來都是以一副憂國憂民狀示人的朱明忠,至少可以保證一點,在道義上佔據上風,道義看似無形,可在很多時候,都可以發揮出出人意料的作用,尤其是在將來,在必要的情況下,只有佔據道義的上風,身為鄭成功的下屬與其決裂時,才不會對聲名有損。
如果說現代教育給朱明忠帶來的最大的影響是什麼?就是他知道審時度勢,知道何時應該示弱,知道在示弱之時,應該以何為屏。
“其實……”
面對學生的無奈苦嘆,朱之瑜整個人都陷入深思之中,這些事情他不是沒有看到,其實從朱明忠遠走江北避禍起,所有人都知道,早晚有一天,其必定與鄭成功決裂。
而對於朱明忠來說,身為鄭成功下屬的他,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其的影子。冒然決裂只會令其聲譽受損,可若是任由眼下的局勢發展下去,兵戈相向、自相殘殺恐怕真無法避免。
“成仁,你可知,如果你與延平兵戈相向,到那時,天下人只會記得你以鄭氏部降叛出之舉,無人會記得你於大明之功!”
身為鄭氏部將才是朱明忠最大的軟肋,也正因如此,予殺予奪才會盡在他人,也正因如此,朱明忠才需要對其百般忍讓。
“老師,學生身為大將軍之部將,也只能如此了……”
“其實除此之外……”
學生的苦楚與無奈,看在朱之瑜的眼中,讓他在一番深思熟慮後,看著朱明忠說道。
“倒不是沒有辦法!”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