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間發出聲冷哼,朱明忠冷笑道。
“他們現在反對?若是真逼急了我,將來迎回聖駕之後,非得讓皇上重行“軍功賞爵”不可,到時候再行漢時的“非有軍功不封侯,非封侯不拜相”,我看,他們還能說出什麼話來……”
在道出這番話的時候,朱明忠當然知道,到時候會引起什麼樣的軒然大波,到時候,只恐怕自己甚至於大明都會立即成為士人眼中的異端,就像太平軍一樣,在其起事之初,還曾得到天地會以至地方士紳的相助,因為他們的目標是推翻滿清,可是當他們焚燒孔廟、焚燬書籍之後,立即成為國人眼中的異端賊子,而曾國藩等人所用的也不是保衛大清江山,而是“衛我名教”作為大義。
至於尋常的百姓?
千百年來他們從來都是根著地方縉紳走,即便是在21世紀的鄉間,村民也是跟著本村門頭大戶走,若不然又怎麼可能有農村基層的世襲化。
如果真的推行“非有軍功不封侯,非封侯不拜相”制度,所引起的軒然大波,恐怕會導致大明內部的分裂甚至內訌,這正是朱明忠全力避免的,而且“非有軍功不封侯,非封侯不拜相”,本身就太過片面、過於武斷。
當然,更重要的是,永曆也不可能下這樣的旨,即便是下了,也沒用,畢竟明朝內閣以及六部皆有權封駁皇帝聖旨。這份聖旨必定會被封駁。
想到這,朱明忠反倒是有些羨慕滿清的專橫了,對於他們的旨意,那些奴才們又怎麼可能封駁,當然他們也沒有封駁之權。
“經略,若是如此,恐怕到時候肯定會出大亂子!”
出言提醒著經略,石磊又繼續說道。
“若是經略有意推行勳功,不若再緩上一緩,待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再行決策……”
“時機成熟?”
石磊的提醒讓朱明忠微微一愣,隨後他的眉頭微皺。
“四石,只是這時機成熟?什麼時候才能成熟?”
難道說,就這麼等下去?
“要知道,宿遷之戰,傷近兩萬,殘萬餘,亡兩萬,且不問其他,單就是陣亡和傷殘的官兵,難道就不應該給予撫卹……”
話聲微微一頓,朱明忠的眼前突然一亮,然後整個又一次陷入思索之中。
也許可以在陣亡的和殘廢的官兵身上做些文章,先易後難,一步步來的,你們害怕的無非就是所有的兵卒都享受與士紳相同的特權,那麼先給殘廢的官兵一些特權,總不至於反對吧!
就像對烈屬的優待一般,儘管免除了他們的部分田賦以及徭役,也未曾有人反對一樣,沒有任何人會計較這些,在他們看來給予死者優待,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先易後難,一步步的來,接下來再一步步的完善軍勳體制。
想要動搖一個階層,就要樹立另一個階層,而一個階層又豈是三言兩語便能倉促建成?
可一步步的來,先以傷殘官兵為突破口,一點點的一磚一瓦的去完美“軍勳體制”,待到時機成熟的時候,這個既不同於“軍功勳貴”,也不同於“地方官紳”的團體自然而然的就會以不可抵擋的勢頭出現在世人的面前。
這不過只是第一局!
心知第一局至多隻能打個平手的朱明忠冷笑道。
“下一局誰贏誰負還未償可知……”
想到這,朱明忠整個人的心情總算是平復許多,就在這時,石磊指著不遠處的一個村落說道。
“經略,我們到了。”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