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這麼說著,可心裡卻暗叫著僥倖,幸好當初沒有派兵,要不然可真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如果鄭家軍就那麼駐在了江北,對江北來說,倒不見得是件好事。
“至於這次清虜南下,嗯,於江北的防務,小弟倒也有自己的打算!”
看著鄭成功,沉吟片刻,朱明忠並沒有拒絕,而是直接提到了他對江北防務的部署。..
“目前,與清虜酋首領兵三十萬相比,江北最大的弱點就是兵力太少,不過只有八萬,可這八萬官兵卻個個都是正值壯年的精銳兵卒,而反觀清虜,卻是盡點其族中男丁,少者不過5,更有年齡不下五十的老卒,若是扣除其軍中老弱病殘,可戰之兵,恐怕不超過5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開始,幾乎所有人都會被滿清的所謂“三十萬”大軍給嚇一跳,可隨著軍正司在京城內潛伏的間諜送回的情報不斷的送抵清河,朱明忠反倒是鬆下一口氣,因為那不過只是表現上的強大。所謂的三十萬大軍裡,不過也就是一群“老弱病殘”,有一半都是不堪一擊的少丁老卒。
“成仁,你要知道,那引起老卒雖是年邁,可卻大都是清虜所謂“從龍入關”的勁卒,雖是年邁,卻也不容小看,甚至比起那些壯年兵卒,還要兇悍幾分!”
鄭成功看著朱明忠直接出言提醒道,作為沙場宿將,他自然知道,那些清虜老兵因為經驗十足,反倒比尋常兵卒更為難纏,甚至可以說,那些人極有可能是江北未來面對的最頑強的敵人。
“拳怕少壯!”
朱明忠嘿嘿一笑,他又未嘗不知道那些經驗十足的老兵們的悍勇,在通濟門的時候,他同樣也碰到過,但是,現在是冷兵器時代,經驗並不能彌補體力上的差距。相比於經驗,有時候體力才是最致命的。當然到了熱兵器的時代之後,經驗反倒是比體力更為重要。
“可別忘了,你的兵力是弱勢!”
見朱明忠這副胸有成竹的樣子,讓鄭成功反倒是顯得有些不悅了。
“兵力”
沉吟片刻,朱明忠才說道。
“對於兵力,小弟已經有所打算,原本這次來南京的時候,就準備將此事向兄長彙報。”
因為“甲兵制”事關重大,所以朱明忠原本就沒有打算瞞著鄭成功,這會聽他這麼一說,自然也就順理成章的說了出來。
“兄長應該知道,自從入冬之後,江北就一直開始重新編組保甲,將江北四府以及常州府等地治下百姓重新編戶,一來是為整厘稅賦,二來則是為了推行保甲,可百姓們並不知道,這推行“保甲”並不是僅僅是為了稅賦!”
不是為了稅賦?
鄭成功不露聲色的看了一眼朱明忠,對於江北重新編定“保甲”,身處南京的他,自然是有所耳聞,不過,在很多人看來,這不過只是江北為了充實稅源,才採取的措施,畢竟,人丁稅同樣是重要的稅源,編定“保甲”能夠摸清人丁數額,從而進一步充實稅源。
但現在,聽朱明忠這麼一說,鄭成功反倒是顯得有些疑惑。
不是為了稅?
那是為了什麼?
“兄長,即例是重新編整保甲,所增加的人丁稅賦不過只是區區數萬兩,數萬兩人丁稅,又能幹得了什麼?用於養兵,不過只能養兵數千人”
搖著頭,朱明忠輕笑解釋道。
“這重新編組“保甲”,所為的,是為了弄清楚,江北治下有多少丁口,而弄清丁口,並不是為了稅,而是為了兵!”
“為了兵!”
朱明忠的回答讓鄭成功一愣,他幾乎是頓時來了興趣,畢竟,這江北編定“保甲”已經完全不在府中幕僚們自以為是的猜測中,而在朱明忠提到“兵”的時候,更出乎他的意料,自然也就來了興趣。
“沒錯,兄長應該知道,小弟於江陰操練忠義營那天起,即以“厚餉養兵”,雖說重賞之下必要勇夫,忠義軍能有今日,也全賴官兵悍勇,其中“厚餉養兵”可謂是功不可沒。可“厚餉養兵”卻也是利弊參半,而最大不足就在於,這“重賞之下”正一步步的耗盡江北的財力,可以說,這軍隊規模越大,財力就越容易被耗盡,現在清虜集結近三十萬大軍南下,若是小弟再擴軍二十萬,每月新增軍餉就需不下五十萬兩,每年若無千萬兩,自然無法維持,而以江北貧瘠又豈能養二十餘萬大軍?”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