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8章 改革

“鹽商奸滑,非但販賣私鹽,且竊盜國家之鹽稅,置軍國之要於不顧,非重刑不能正法典,下官以為,揚州鹽商應盡數當誅!”

即便是他的兒女親家也是鹽商,這會也不妨礙他發下狠心,他的這個建議不知會讓多少人人頭落地,但現在,他反倒是顧不了那麼多了。

看著鄭士介,朱明忠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細縫,他的心底甚至暗自感嘆著這人的心狠,為了世代的富貴榮華,可以直接犧牲那麼多人。

似乎,這就是官場!

若是換成滿清,或許會接受他的這個建議,但是對於朱明忠來說,這一次,他卻無意再次“抄家滅門”,畢竟,上一次抄家是出師有名,而這一次,那些江南籍的鹽商,倒也算是尚無惡行,即便是偶有販賣私鹽,但這也是鹽商們的通病。

不過,鄭俠如的這番話,卻讓朱明忠看到他的決心,至少在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來,把鹽務交給他,應該沒有選錯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抄家……”

搖搖頭,朱明忠看著鄭俠如說道。

“本官不是惡吏,還不至於無罪而奪人家產!以後切勿再提此事!”

經略的話雖不見訓斥之意,但還是讓鄭俠如心頭一顫,連連點頭,這會他可真是有些迷茫了。

“士介,你是鹽運使,你告訴本官,現在鹽課如何徵繳?”

“回經略,當下我兩淮鹽場仍沿舊制,用官督商銷制。大致分為兩部分:場課和引課。場課的鹽場課稅。包括灘課、灶課、鍋課和井課等。引課的各地鹽商。引課包括正課、包課和雜課,正課是按鹽引向運銷商所徵收的稅;包課是有包銷商交納的鹽稅;雜課是鹽稅的附加。而此舉源於開中法崩壞後,萬曆四十五年所實行的“綱法”,既將商人所領的鹽引分為十綱,編立綱冊,每年以一綱行積引,九綱行新引。就是說綱冊中有姓名的人永遠可以按照原來的數字派行綱引,綱冊上沒有姓名的人就不能加入到領引銷鹽的隊伍當中。從此之後,鹽商就是專得引岸的利益,由此才有了“專商制度”,兩淮鹽商也正興於此……”

聽著鄭俠如解釋“引岸制”制的時候,深知其中弊端的朱明忠,等到他說完後,便說道。

“那麼士介你可曾想過,當下鹽課流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這以“專商制”為核心的“引岸制”!”

鹽課流是因為引岸制?

鄭俠如不解的看著經略,儘管他知道專商往往會“官販私鹽”,但卻未曾想到“引岸制”是鹽課流失的根源。

“還請經略明示。”

“嗯,這鹽商“官販私鹽”是眾所皆知的事情,想來士介對此也有所瞭解。”

笑看著鄭俠如,朱明忠自然知道所謂的“鹽商”,又有幾人不販私鹽?偷稅漏稅是商人的天性。

“可這經引岸專商,恰恰才是鹽課流失的根源,以崇禎朝為例雖屢加鹽課,將鹽課提至220萬兩,但卻因為引商普遍積欠嚴重,以至於實際徵繳不過百餘萬兩,至十六年,引商實繳甚至不過只相當於課額的二成,引岸專商為一已之私敗壞鹽課如此,不正是引岸專商之弊?”

“經略,那時候引岸專商大抵都是晉商,他們與清虜所謂“皇商”互相勾結,其心可誅……”

見鄭俠如直接把一切都推給了晉籍鹽商,朱明忠冷笑道。

“當時晉籍鹽商確實佔天下五六,可陝籍鹽商、江南籍鹽商,又交了多少?引商制,最大的弊端是什麼?不僅僅只是令鹽利大半皆歸專商,更重要的是專商得厚利之後,即會與官府勾結,販賣私鹽、偷稅漏稅,更時而藉口積欠,如若崇禎朝每歲兩百餘萬鹽課可按額徵收,又豈有後來窮因莫名,鹽稅越加越少的困境?”

整個崇禎朝鹽課雖然不斷加徵,但實際徵繳卻是越加越少!這與所謂的“東林黨”並沒有多大關係,最根本的原因是當時把持鹽務的晉籍鹽商聯合抵制,他們與引岸地方官員相互勾結,以種種藉口拖欠鹽稅。而朝廷卻拿他們根本沒有任何辦法,除非直接動刀子抄家。可偏偏有明一代,最忌諱的就是對百姓動刀,那怕就是流寇,朝廷也是視其為民。

“引岸專商令商人壟斷引岸,如此,又豈是國家之福?”

冷笑一聲,朱明忠盯著面色已經變得煞白的鄭俠如說道。

“士介,你說,這豈是國家之福?”

“自、自然不是國家之福!”

鄭俠如肯定的說道,但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又問道。

“可,可若是不行引商,那,那如何徵收鹽課?”

面對這樣的問題,朱明忠只是笑了笑,即便是像鄭俠如這樣的鹽商出身的鹽運使,也沒有看到,“引岸專商”崩壞鹽課人為製造壟斷的災難性的後果,除非他們能夠像滿清一樣,動輒舉起手中的刀柄,用刀柄馴服的鹽商,將鹽商馴服成奴才,馴服成隨時可以宰殺的肥羊,否則,這“引岸專商”必定會徹底毀掉鹽課。

“簡單!”

面對鄭俠如的問題,朱明忠直接說道。

“就場徵收、自由販賣。”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