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有一天,非得把鄭成功一併收拾了!”
想到這次不能收拾鄭成功,施琅的心底總顯得有些遺憾,可是神情依然顯得很是激動,畢竟,這一戰之後,必定會一改閩海力量,甚至可以挾大勝的餘威奪下廈門,從而平定閩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也許,到時候可以建議朝廷以海路奪回江南!”
在施琅的腦海中浮想聯翩的時候,他並不知道,一艘於馬尾附近荒島駛出的雙桅快帆船,此時已經駛進了基隆,足足比他提前了一日的功夫。
“施琅領兵出發了!”
在基隆島的要塞之中,面對著王安民等多次遠征艦隊長官,沈賀飛直接彙報道。
“什麼時候會到達這裡?”
王安民直截了當的詢問道,在問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投向基隆灣,一艘艘剛剛遠航抵達基隆的軍艦,此時正泊停在海灣內,在過去的三天中,艦上的官兵一邊休整著,一邊也在為即將到來的戰鬥作著準備。
如果能再有幾天的時間休息一下就行了!
那樣的話,到時候他們的精力也許會更為充足一些。
“預計明天中午,應該可以抵達基隆外海!”
沈賀飛的回答,讓王安民略微點下頭,隨後他又詢問了施琅麾下艦隊的規模,得到的答案和之前的情報是一致的,相比遠征艦隊,施琅所率領艦隊的規模遠大於遠征艦隊,甚至兩倍於遠征艦隊,而遠征艦隊的優勢在什麼地方?
炮多、船厚!
除此之外,艦隊似乎並沒有什麼優勢。作為艦隊提督的王安民自然知道自己手中的力量,同樣也很清楚,如何發揮手中的力量,從而擊敗清軍。
“長官,現在咱們怎麼辦?是按計劃,還是?”
相比於王安民的輕鬆,沈賀飛則顯得有些緊張,畢竟他是基隆總督,他必須要竭盡全力保住這片土地。
“一切按計劃進行,現在,基隆一帶的守軍已經有不下六千人,防衛基隆完全沒有問題,憑著幾百門岸防炮,足以確保基隆不失,不過,咱們需要的不是被動的防禦,而是徹底瓦解清虜的對臺灣的威脅,所以,無論如何,這場海戰都是無法避免的……”
非但不是無法避免的,甚至這場海戰還是經略處心積慮謀劃的,甚至主動誘使清虜選擇這場海戰,而對於身為艦隊提督的王安民來說,他很清楚,這場海戰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瓦解清虜對臺灣的威脅,這一仗之後,艦隊在基隆稍作休整之後,就會繼續南航,一直航行至緬甸,然後在那裡迎回朝廷,並將朝廷迎至臺灣,而這就需要臺灣有一個相對安穩的外部環境。
而這場海戰的目的,就是為了打出了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一但重創了清虜海軍,至少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都不至於敢再次以海路冒犯臺灣,從而可以確保朝廷在臺灣的安全。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交戰區域的選擇!”
盯視著地圖,王安民的眉頭不時的緊鎖著,他並沒有命令艦隊出航,因為現在艦隊出航,在浩瀚的大海上根本就不可能攔截對方,所以,只能被動的等待,等待著清軍的到達,但是他並不清楚,清軍會首先進攻什麼位置。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需要在清軍抵達之前,把艦隊帶出港,然後埋伏在合適的位置,等待與清軍決戰。儘管在過去,曾無數次推演過決戰的程序,但是現在,當戰鬥真的繼續爆發的時候,王安民的心底,仍然難免有些擔心。
畢竟,相比於施琅,他並不是真正的海戰行家,甚至,這也是忠義軍海軍艦隊的第一次戰鬥,在這種情況下,表面上看似平靜的王安民,心底難免會有些擔心,尤其是在選擇戰場的時候。
在什麼位置交戰,對於艦隊更為有利?
腦海中浮現出湯瑪士等人曾經提到過的一些海戰原則,王安民的眉頭緊鎖著,他手中的鉛筆不時的在地圖上畫出了幾條虛線……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