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直到現在,對於歐洲地瞭解,大多是建立在朱明忠從歷史上所學到的一些知識。要麼就是透過一些牧師之口有了一定的瞭解。這種瞭解完全是被動的。想到早在幾十年前日本人就建造西式船隻並派出他們的使節,橫渡太平洋前往了美洲,對那裡進行了訪問,朱明忠的神情越發的嚴肅起來。
日本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於外界的瞭解,即便是在他們閉關鎖國的時候,也是如此。如果沒有德川家康的閉關鎖國,那麼日本又會向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
“吉雄、小西、馬田、本木……”
唸叨著剛才石磊所提到的這四大名門。心裡有著無數個疑問的朱明忠,繼續說道。
“嗯,這四家即然是風說役的四大名門,看看有沒有辦法,向他們學習一些,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們四家肯定末枝外親也掌握著相應的知識,可以考慮一下,直接引進一些人過來,既然我們能從日本引進位制刀的工匠,這樣的人才,也可以引進一些過來……”
雖說現在幕府禁止日本人外出他國,違者斬首,但是因為閉關鎖國並沒有多長時間,在海外依然生活著大量的日本人不說,還有一些日本人會為了生計選擇離開日本,在江北就有來自日本的工匠,他們將制刀的技術帶到了江北,當然,他們離開日本的原因各異,大抵上都是為了生計。
和平使得許多制刀的工匠日子變得極為艱難,為了生計他們接受了聘請,與家人潛藏在商船中離開日本,來到了江北。
“既然有刀匠願意來,那麼這“風說役”中肯定也有人願意過來,想想辦法,我相信,肯定會有人願意來的!”
隨後朱明忠又和石磊談論了一些其它的問題,在石磊告退之後,他才在記事本上寫下了“風說役”三字,隨後又特意畫了個圈,然後於一旁寫道。
“此事,必須儘快辦理。”
確實需要儘快辦理,隱隱約約的,朱明忠甚至感覺,也許相比於日本,自己對此時的歐洲瞭解,還不如他們,這對於欲開拓歐洲商路的他來說,根本就是一個致命的不足。
對那裡甚至都不怎麼了解,就盲目的想要開拓海外的市場。這本身就是一種妄自尊大。
“還是有些妄自尊大了!”
想到之前制定的頒佈私掠證,將荷蘭排擠出日本的決定,想到對此時荷蘭以及歐洲形勢的不瞭解,朱明忠突然意識到自己有些太過妄自尊大,將他們趕出臺灣,趕出日本貿易圈,在軍事上並沒有問題,但是並不意味著時機上的成熟,畢竟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勝利,而勝利應該用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回報。
而現在,對於他們所掌握的情報實在太少了。既然要想和他們打仗,就必須要先做好情報方面的工作必須儘可能的瞭解他們。瞭解整個歐洲的局勢,然後。藉助歐洲的局勢變化,給與他們最致命的一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才是進行戰爭的方式。而不是盲目的一通亂拳打過去。然後在未來帶來無數的後患。或者說,在未來衝突不斷,進而影響到對歐洲的貿易大計。
“這件事,暫時可以擱置下來……”
沉思片刻,朱明忠還是決定將原本已經打算令人制定的“私掠條例”暫時放在抽屜中,現在,時機並不成熟。
“必須要加大在情報方面的投入,除了設立“風說役”收集歐洲和各個方面的情報資料之外,其它的還可以如何完善情報機制……”
閉著眼睛,朱明忠不斷的回憶著他曾看過的與情報機構有關的資料,當然那些資料中有真有假,既有真實的,也有人們杜撰的,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後世的情報組織的構建更為科學,效率也更為高效,這些是可以學習、借鑑的。
“首先是要分工明確,也許軍正司內部應該進一步進行分工,針對不同的對手、潛在假想敵以及要點地區,設立專門的機構,由專人負責,而不應該是過去的籠統的一把抓……”
“滿蒙科、南科、日朝科、南洋科、西洋……嗯,應該用歐洲科,還應該設立什麼機構!”
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之中,朱明忠不斷的紙上書寫著與情報機構組織有關的內容,在寫出這些內容的時候,最後,看著在紙上寫出的幾個字眼時,他又特意劃出了一個重點。
“這個問題也需要解決!”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