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1章 今非往日

李子淵這才算是問到正題上,他可不相信他這個老師是和師母一同遊山玩水的。已經年過四十的他,又豈不知道箇中關鍵?

“為師原本思及這年歲已高,便閉門於家中,怎奈延平招為師入府,求助於為師,時局如此,為師縱是有歸隱之心,可又豈能獨身啊。”

先是感嘆一番,然後錢謙益才開始引入正題。

“話要說回來,你這裡,為師可早就想過來了。”

錢謙益望了一眼李子淵,然後說道。

“自古以來,當統帥的也有不少書生出身的。遠如諸葛孔明,近的如延平,都是羽扇綸巾之輩。再有便就是臨川你了,而延平尚有家世相助,而臨川你卻是隻手打拼方才有今日。為師教了一學生,出息了你這個人才,心裡有多高興呀!這次延平三番五次邀請為師,念及這天下的局勢,為大明江山計,亦為臨川之將來,為師方才來答應他來武昌。”

“老師可是意遊說學生遵從延平軍命,為其助手,共御江北朱成仁?”

李子淵笑問道。

見其如此直截了當,錢謙益並未開口,凝視他片刻,方才說道。

“若是為師如此勸你,你是否會聽從為師之勸?”

錢謙益倒是沒有擺什麼譜,大抵上從鄭成功那裡,他很清楚,他這個老師,不過也就是名,萬萬不能妄自尊大了。

“不知道,老師以為,當下之局,若是淮王與延平王之間發生衝突,最後會是誰負誰勝?”

李子淵並沒有回答錢謙益的問題,而是踢給他另一個問題。

“兩敗俱傷,絕無勝者。”

老師的回答讓李子淵點頭笑道。

“以學生看來,真正的勝家,唯有清虜韃子,淮王與延平王皆是我大明之中流砥柱,若他們互相殘殺,能得利者不正是韃子嗎?”

認真的聽著李子淵的話,錢謙益點頭贊同道。

“臨川所言甚此,僅憑此,你便比他們二人更識大體。”

“所以,非是學生不願聽從恩師之勸,而是為天下蒼生、為我大明,臨川此次絕不能聽延平王之命,進發江北,行自相殘殺之舉。”

李子淵如此直截了當的拒絕,可以說把錢謙益所有的話都堵在了嘴裡。

“老師,其實以淮王與延平王兩者的實力,兩人可謂是五五之數,非是有外力相助,他們絕不至於自相殘殺,從而有負天下蒼生,若是無學生相助,縱是延平王欲北犯,亦會三思而行,可若是得學生相助,延平王又豈會三思?”

這倒不是李子淵自負,而是事實,畢竟相比於鄭成功,張煌言更願意站在朱明忠一邊,對於鄭成功來說,只有確認李子淵加入自己這邊,他才會興兵,否則他一但有所行動,最後恐怕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面。

所以,李子淵才是這場衝突之中的關鍵一環,也正因如此,朱明忠才會不惜給出那份大禮,誘其北伐,從而確保對鄭成功的優勢。

“所以,無論如何,為我大明之將來,學生是絕不會,亦不能助延平王,還請恩師休再提及此事。”

“這……”

李子淵丟擲來的大義,讓錢謙益一時無法反駁。

“況且,”

看著延平,李子淵又笑說道。

“學生目下正在策劃大事,一但此事功成,老師即可以償宿願,學生又焉能因小失大?”

“哦?是何大事?”

錢謙益好奇的打量著李子淵,現在他已經發現,眼前的這個學生,已經不再是當那個於行伍之中混跡苦於出頭的學生了,而是一方大員,其自然會有他自己打算。

“老師,你可知道,學生目前麾下統領二十三萬精兵!”

得意的道出這句話之後,李子淵看著錢謙益,那神情中的得意與自滿,更是難以言表。錢謙益略點下頭,如果不是因為他手下有二十餘萬精兵,鄭成功又豈會求助與他?

“當年延平北伐之時,其麾下不過十餘萬,既可取以江南。老師,你說……”

直視著錢謙益,李子淵深吸口氣說道。

“若是學生領二十萬精銳,行以北伐、直取京師,勝負之數,又有多少?”————————————————————————

故事很精彩,正在繼續,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求支援、求推薦……歡迎大家加入《大明鐵骨》讀者交流群:一起討論小說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