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孤已經決定遣水師助朝鮮擺脫虜手,令朝鮮重歸母邦!”
什麼遣遣水師助朝鮮擺脫虜手,令朝鮮重歸母邦。不過只是藉口,真正的理由是以朝鮮為跳板進攻遼東,這才是朱明忠的目的。
即便是對清朝的歷史再不怎麼了解,透過後世的“辮子戲”,大多數國人都知道在順治之後,滿清會迎來那幾位皇帝,或許康熙、雍正、乾隆所謂的盛世,不過只是“吃糠喝稀”的盛世,但是這三個人卻也算得上明君,至少對於滿清來說,他們確實是明君。而他們統治滿清的時間更是長達近一百四十年,也正因如此,朱明忠才不希望看到滿清安然逃回遼東的一幕發生。
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滿清逃回遼東。一但滿清逃回遼東,在未來的一百四十年間,滿清都很有可能繼續威脅中國北方邊境,甚至可能再次入關,未來誰都不好掌握,或許,在滿清入關之後,他們排斥了火器,但是在戰爭的壓力下,他們會選擇火器,甚至會不惜代價,到那時,中國面對的很有可能不再是歷史上的滿清,甚至可能是另一個俄羅斯或者一個火器化的滿清。
也許到那個時候所需要面對的滿清。哦將會是一個擁有大量的火炮,火槍,甚至軍艦的滿清,朱明忠從來不曾懷疑過這一點,連愛新覺羅家的那些子孫都知道練洋槍隊。更何況是他們所謂的聖祖?
如果那個康熙練起了洋槍隊,操辦起了海軍,歷史又會變成什麼模樣?將來又會朝哪什麼方向發展?
誰知道呢?。
一百四十年!
有太多的變數可能發生,誰也不知道未來的140年中會發生哪些變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變數對大明是不利的,對中國是不利的。而且即便是沒有任何變數,就衝著朱明忠的天下觀,東北也是必須要收復的地區。
而對朱明忠而言,任何變數,都不是他會接受的,也正因如此,他選擇了遼東,選擇了直接在滿清真正的命門上,給予他們最致命的一擊。
從根本上徹底打斷滿清再次崛起的可能。140年……那不過只是滿清的黃粱美夢罷了。只要奪下了遼東,那麼滿清就再也沒有任何崛起的可能!即便是他們到時候僥倖逃出關,他們也會變成一群喪家之犬。而不可能再次給中國帶來威脅,到時候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追擊,一直把他們攆到天涯海角,把他們趕到西伯利亞北極圈裡的蠻荒之地,然後讓他們自然消失在惡劣的環境之中。
所以,無論如何,遼東必須要收復!必須要在滿清逃回遼東之前,就收復遼東!只有如此,才能讓天下重新安定下來,讓天下的百姓重新過上太平日子。
“令朝鮮重歸母邦?”
詫異的看著大王,宋時烈的臉上盡是不解,而一旁坐著的崔鳴一腦海中卻突然浮現出了他於鬱州看到的數百艘巨船,聯絡到當初延平王是從海路入長江北伐,他的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急聲問道。
“大王莫非是意欲遣水師送陸師入朝鮮,然後再假道朝鮮收復遼東?”
崔鳴一的回答,讓朱明忠有些詫異的看著這位朝鮮的四品文官,他是崔慕華的同宗,這人能看到這一點已經著實難得了。
“啊!”
經崔鳴一這麼提醒,宋時烈立即激動的說道。
“大王此計甚好,此計甚好,非但能救小邦於虜手,再造於小邦,更能趁遼東清虜空虛之時,奪取遼東,斷其後路,如此天下自可就此平定……”
話音未落,宋時烈突然又激動的淚如雨下道。
“值皇明北伐中興之中,大王尚不望小邦,實是讓小臣羞愧,皇明待小邦再造如此,小邦若不能相助皇明,如此,焉能靠之以後世……”
一副感激涕零模樣的宋時烈道出這番話後,更是激動的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王,待天軍抵達小邦時,小邦可助米糧百萬石,待小臣返回朝鮮後,將此等好訊息告知王上,王上定會遣軍相助……”
如果不是因為朱明忠說出了借道朝鮮的話,宋時烈只會依照來前王上的叮囑,提出助米糧百萬石,至於什麼援軍之類的話語,是絕不會說的,畢竟,天朝太遠,滿清太近,但是現在,在聽說明軍北伐將會同時討伐遼東時,他自然也就再沒有其它的顧忌了。
只要大明能夠奪取遼東,那麼滿清又還有何懼之用?甚至那滿清也不過只是喪家之犬,能不能活著回遼東也不過是五五之數。
滿清沒什麼可怕!
當然,那是因為有皇明在!
眼見宋時烈、崔鳴一等人在得到自己的這番話後,一個個就像是得到大明乾爹的庇護似的,恨不得傾國相助的模樣,朱明忠在冷笑之餘,卻是神情和藹的說道。
“如此拳拳赤子之心,孤又怎能忍心拒絕?”
百萬石糧食!
別說,朝鮮可真夠大方的,皇太極掠走朝鮮五十萬人為奴,也不過就換來了每年朝貢米糧萬包,至於什麼百兩金、千兩銀之類的,朱明忠根本就看不上眼,相比於其它,這百萬石糧食,可是真正的實在貨,畢竟,無論是部隊北伐遼東或是將來移民遼東,都需要大量的糧食,有這百萬石糧食作底,至少可以保證大軍的軍糧無慮。
其實,既便是宋時烈不主動給,朱明忠也會要的,雖說他現在主動給了糧食,但是該要的東西總歸還是需要開口要的。
“不過,此次北伐關係甚大,所以孤意向朝鮮商借一物,不知可否?”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