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於秦淮河上揚名的柳如是,又豈會錯過趙繼全的神情變化,心知自己穿對衣裳的她,看著趙繼全說道。
“趙公子,可還記得在下!”
柳如是並沒有稱趙繼全為“大人”,並不僅僅是提醒他兩人是故友,同時也含著不認滿清之官的意思。
“記得,記得,趙某如何敢忘夫人!”
趙繼全感嘆道,那神情中略顯出幾分悽然。
“不知夫人今日上門,所為何事?”
“今日弟之所以登門求見趙公子,一來是為常熟城內外十萬百姓安危,二來也是為故友之性命、前程!”
依如過去一樣,柳如是自稱為“弟”,多年來她一直希望能夠與士大夫平等交流,所以才會如此自稱。對此趙繼全又豈不知曉,他無奈苦笑道。
“夫人,趙某身為朝廷之官,又焉能背主?還請夫人休再提及此事,今日之事,趙某便當從未發生過!”
“從未發生?如何能未發生?”
柳如是上前一步,直視著趙繼全反問道。
“今日弟來趙公子這,為的是救故友之性命、前程,趙公子難道真準備做那韃子朝廷的忠臣?甘心為其陪葬,公子可知,現如今這天下大勢在漢,在我大明,今日鄭延平北伐,數十萬大軍已將南京重重包圍,南京城破指日可待,待江南諸地光復之時,趙公子又會如何?”
柳如是的逼問,讓趙繼全神情一變,他甚至有些不知所措的後退半步說道。
“趙、趙某自,自當順天下大勢……”
如果那時,真的有選擇嗎?
“可順勢之後呢?趙公子可曾想過將來?可曾想過將來的前程?”
這……
柳如是的反問讓趙繼全一愣,順勢之後又該如何,到那時,還有前程可言嗎?貳臣就是貳臣,順勢而降的永遠只是貳臣,不可能為朝廷所用,就像錢謙益……難道說他現在已經投奔了鄭成功?
驚訝的看著柳如是,趙繼全詫異的問道。
“夫人,不知蒙叟公現在何處?”
柳如是並沒有回答趙繼全的問題,而是繼續說道。
“趙公子,這棄暗投明有以先後之別,若公子能識大局,果斷而為,又豈愁將來前程,若公子抱定主意,甘心為韃子驅使,只恐怕江陰縣,便是公子之前車,弟還請公子早做打算!”
雙眸盯著趙繼全,柳如是的神情淡然,在其思索之餘,她似有意,又無意的輕嘆道。
“公子可曾記得,他日於那秦淮河上,公子是何等的慷慨激昂……”
新書幼苗,需要大家的關愛,求推薦、求收藏……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