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3章 無解的難題(為新書求支援)

瞧著這些來自帝國各地的石材,朱明忠嘆了口氣,然後說道。

“有不少人說,帝國的疆土現在已經夠大了,不需要再擴張了了,可是,他們也不想想,朕現在可是有一百多個孩子,皇子有六十三個……”

“陛下,臣妾聽說蘇昭儀也有了身子,不定再過幾個月,會給陛下生下個小皇子。就數臣妾不爭氣,侍寢這麼些天,居然一點動靜都沒有。”

瞧著她氣呼呼的模樣,朱明忠笑道。

“這是急不來的,況且這幾日子,你不是一直陪著朕嘛。”

“蒙陛下專寵,實在是臣妾幾輩子休來的福份,只盼著能為陛下生下龍種,將來也好給陛下守疆拓土,教化番蠻……”

“唔,朕的兒子了,是輕鬆不下來的。”

朱明忠點了點頭,接著又說道。

“夢琪,以後等你生下兒子,朕自然會給他一個封國,封邦建國,至少在朕這一代,總歸還是要推行的,將來……”

搖了搖頭,朱明忠嘆道。

“往後的事情朕不知道,但只要朕活著一天,所有的皇子都必須封建!”

他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隨著幾十個兒子不斷分封海外,鉅額的開支對於朝廷而言一直都是一筆負擔,儘管表面上除了建立府衛之外,分封並不需要朝廷開支,可是實際上,除了府衛之外,還有其它各種開支。

而且並不僅僅只是財力上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分封諸王就要推動移民,每年上百萬的海外移民,早就讓國內不少人有了“弱華夏而實諸夏”的說法,在任何時代人口都是國力的基礎,在這個時代更是如此。

沿著氣勢壯觀的階梯繼續前行,朱明忠邊走邊說。

“甲申浩劫說到底還是皇家不振,皇家不振倒不全是太祖的子孫無能,而是成祖皇帝起兵奪位後,為謀燕系穩坐江山,歷代皇帝不斷削藩,本應拱衛中央皇室,禦敵邊外諸藩,最後居然被圈禁於王府之中,出府既為不臣,而地方文官無不以彈劾宗親,削奪宗親為晉身之道,如此諸藩宗室為謀自保,也就只能醉心於書畫美色,值亂時大抵上也就是如同廢物一般……”

作為大明的皇帝,朱明忠說話當然要委婉一些,畢竟要避先人諱。

“不過就現在來說,朕已經分封三十二子於海外,從南洋到新夏再到北美,諸王不僅勤勉,而是鎮蠻撫夷時皆能身先士卒,朕的兒子沒有一個守成之君,他們建國於域外,揚華夏文明於蕃蠻,真可謂“篳路襤褸,啟以山林”,著實不易啊。而將來,若是萬一中原再陷離亂,諸夏拱衛亦不愁無賢王起兵拱衛中央。”

到現自己有六十三個兒子,他們將會分封六十三國,無論未來如何發展,這六十三國的國君都不可能盡是昏君,那怕是其中只有一成確國君有進取之心,甲申浩劫都不會再次重演。

況且,就歷史的發展而言,已經進入工業革命的大明,是不可能再為野蠻所征服,而且相對於世界各國來說,最多再過二十年,大明就會搖身一變成為這個時代世界上唯一的工業國,作為唯一的工業國,又怎麼可能會被一群農業國所威脅?

“陛下高瞻遠矚,一般人自然難以揣測聖意,臣妾謝陛下厚待,要是能為陛下生下子嗣,實在是臣妾的福份……”

對於宮中的嬪妃來說,她們無不希望能夠為陛下生下子嗣,究其原因倒也簡單,就是因為大明的封建,可以讓她們在兒子成年後從宮中妃子搖身一變成為一國的太后。

而這也同樣讓大明皇宮成為最為和睦皇宮——後宮嬪妃或許會吃醋,但決不會有絲毫的表現,畢竟她們知道,自己得罪其它妃子,很有可能會兒子惹上禍事,將來萬一兩個人的封國相鄰,有事不去救援,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如此一來,宮中妃子無不是刻意交好,大家從來不為會了封號什麼爭風吃醋,相比於封號頭銜,兒子……才是最重要的。皇帝只有一個,可是大王,可以有很多。

“朕沒有其它的奢望,只希望諸子將來能不負身上之責,就知足了!”

說罷,朱明忠有些感慨地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責任,皇家同樣也有自己的責任啊!”

作為統治者的皇家,他們的責任是什麼?

並不是僅僅只是統治,同樣還有銳意進取,只有銳意進取的王朝,才能永遠保持朝氣,保持生命力。當王朝滿足於現狀的時候,往往也意味著王朝的衰敗。

隨著年紀越大,朱明忠對自己的身後事就越來越擔心。他並不擔心王朝的覆滅,事實上,工業革命之後,一個正常發展的國家,幾乎不可能覆滅。即便是如此,他仍然拋棄大一統的思想,透過分封諸夏的方式,在實現華夏文明於世界範圍內的擴張的同時,達到拱衛中央的目的,有數十國拱衛大明,大明幾乎不可能被任何人顛覆,畢竟,任何人或勢力所面對的並不僅僅只是一個大明,而是諸夏數十國。

儘管這個體系是極其穩固的,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個體系的內部競爭力會讓諸夏中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會長期保持朝氣,但是這個內部的競爭,是不能夠被嚴格控制的,如果沒有互相的吞併,又怎麼可能會有內部的激烈競爭呢?

可是如果諸夏之間的激烈競爭變成了戰爭的的話,恐怕就是一場諸夏之間的的大混戰了……

這場混戰會在什麼時候爆發?

在未來的兩三百年之間,可萬一諸夏之間爆發戰爭的話,會不會導致另一種可能呢?歐洲各國會不會在諸夏混戰的時候,再次崛起?

這樣的威脅,是朱明忠不得不考慮的事情,甚至可以說這些日子以來,他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一方面他希望諸夏之間的內部競爭,會讓國家保持朝氣,讓科技在競爭中迅速發展,而在另一方面,他又不希望看到諸夏的混戰,

可問題恰恰就在這裡——有競爭,必然有吞併,有吞併必然有戰爭,要麼就是安於現狀!

在這個無解的答案中,大明的未來又在什麼地方?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