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成千上萬的銀行願意向東方石油提供貸款、融資,只要朱明忠願意,會有無數人捧著票子過來,爭先恐後的加入這個蘊藏著無數財富的行業之中。
甚至都不等朱明忠表示出這一意願,就有很多金融界的大人物紛紛前來拜訪他,當然,對於他們的拜訪,朱明忠自然是客氣的接待,但是卻沒有在貸款的問題上鬆口。
“五個億的貸款啊!”
又一次,送走一位從聖彼得堡過來的銀行家時,朱明忠不禁長嘆道。
“年息每少1,一年就少了五百萬,十年可就是五千萬啊,這筆錢,差不多等於一個年產五十萬輛的大型汽車製造廠了。”
其實,朱明忠希望建立規模更大的汽車製造廠,最好是產量能突破百萬輛的,畢竟,他希望自己的車成為“國民車”,既然如此,那產量肯定是第一位的。
“老闆,看樣子,無論如何,你都要造這個“國民車”了。”
南峰一邊笑著,一邊對他說道。
“老闆,還有一個客人等著見你,是北方銀行的喬致庸。”
“喬致庸?北方銀行?”
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朱明忠的眉頭不由的微微一挑,甚至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另一個世界的“喬家大院”。
“北方銀行不是大明的銀行嗎?”
對於北方銀行,朱明忠並不陌生,畢竟早在興乾年間,這家銀行就已經成立了,他們甚至是北方工業化最大的助力——向許多北方企業提供了大量的貸款、融資,而北方銀行,是興乾三十六年時,十七家北直隸的銀行合併組成的大型銀行。儘管北方銀行的股份中沒有勳臣的股份,但是他們最大的支持者是當年在京師開府的和嘉,甚至北方銀行的壯大也是和嘉一手促成的。
“大明總需要幾家大銀行,而大銀行不能完全由某些人控制,多樣化對大明更為有利一些。”
當年和嘉還是很有眼光的,只是因為自己的事情牽絆了他太多的精力。要不然,大明恐怕也不會出現現在這種勳臣壟斷經濟的局面。心底感嘆之餘,朱明忠又說道。
“他們把生意做到西京了?哦,對他們好像在很早之前就把生意做到了這。”
“老闆,不是他們把生意做到了西京,而是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他們一直加大在諸夏的投資力度,反倒是在國內呈收縮,畢竟,現在國內的生意也不太好做啊。”
儘管南峰沒有說明為什麼,但是想到現在勳臣團體在經濟領域的大規模擴張,朱明忠還是笑了笑,然後對南峰說道。
“讓他進來吧!”
“在下北方銀行喬致庸見過朱先生。”
在喬致庸行禮時,朱明忠望著他,他很年青,看模樣也不過三十幾歲,不知道,他是不是歷史上的那個喬致庸。心裡疑惑著,朱明忠笑道。
“喬先生請坐。”
在喬致庸坐下後,朱明忠繼續說道。
“不知道喬先生過來可是有什麼事情?”
“真人面前不說假話,這次在下過來,是想要朱先生談合作的事情。”
喬致庸從容且更簡潔地答道。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