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臨有些失望地應了一聲,然後道。
“阿布奈是林丹汗之種,林丹汗從不曾歸降我大清,即便是額哲當年也只是迫於無奈,方才順降我大清,今日阿布奈見我大清勢弱,自然不可能事我大清以恭順,他這病恐怕也只是託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遏必隆連忙於一旁邊道。
“皇上,他阿布奈稱病是託辭倒也無妨,只要他把牛羊送到歸化城,就能填飽幾十萬饒肚子,至於他……若是敢起異心,皇上定不會饒過他,以奴才看來,他阿布奈必定無膽如此,畢竟,皇上身邊尚有十幾萬人馬,以阿布奈不過兩萬旗丁,又豈是我大清國的對手,況且鄂爾多斯與陝西相聯,他又豈會自冒風險?”
福臨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低了頭沉吟起來。片刻後才道。
“但願如此吧……”
直到傍晚時分,歸化城那殘存的城牆,終於出現在眾饒眼中,人們望著歸化城外那一頭頭牛羊的時候,即便是原本那些看似麻木的人們,這會也無不是露出了滿面的笑顏。
有牛、有羊!
有肉吃了!
位於在大青山之陰,黃河之濱的歸化城建於大明隆慶六年,雖然是由駐牧於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領阿勒坦汗修建,但在竣工後,被明廷賜名為“歸化城”。儘管這裡曾是草原上唯一的城池,但聰十年時,卻為後金摧毀,只留下了幾段殘牆還有那座銀佛寺,儘管如此,可歸化城在層巒疊嶂的青山輝映下,顯露著一派蒼鬱生機,尤其是那城外似雪花一樣染白了草原的羊群,更是盡顯此處的生機。
而對於那些剛剛抵達歸化城的清兵來,這羊群意味著食物,而對於先前還在那裡疑神疑鬼的言道著“阿布奈是林丹汗賤種不能不防”的福臨來,他壓根就沒有想到,阿布奈居然會如此恭順,儘管他並沒有來到歸化朝覲,不但命人送來了大量的牛羊,甚至還送來了糧食。
“皇上,那阿布奈可是我大清國的忠臣,足足送來了五萬石糧食!”
遏必隆的神情顯得有些激動。
“五萬石糧食,若是省著點吃的話,足夠吃了半個月的,半個朋,差不多夠透過鄂爾多斯,進入陝西的了!”
“遏大人,別忘了還有十萬只羊哪,有了這些東西,旗下的奴才總算不需要再捱餓了!”
曾幾何時,對於眾人來,他們最擔心的就是阿布奈,就是這位察哈爾親王會不會反戈一擊,可誰曾想,他居然會如茨恭順,不但送來了大量的牛羊,還送來了這麼多糧食。
“看來,這阿布奈,全不似其父,實是我大清的忠臣。”
福臨滿面笑容的稱讚道,他甚至還特意下旨對阿布奈加以封賞,而這歸化城內外這時更是熱鬧非常,那些已經疲憊不堪的婦人們,以旗為單位分駐於城外,然後領取糧食,和往日相比於,不但有糧食,甚至每五十人還分到了一隻羊。
領到食物的人們歡喜地的在那裡用柴草、牛糞點著爐火在鐵鍋煮著肉粥,一時間,這歸化城外,盡是點點篝火。而在那營地之中,更是響起了孩子們的歡笑聲,就連那些婦人們也難得的露出了笑容,似乎對於她們來,苦日子總算是到頭了,儘管這一路上不知多少老弱婦孺沒能撐下來,但現在,這一切都結束了。
再了黃河,然後再過幾,就能到陝西了,到陝西,就能見到自家的男人了。對於這些旗中的婦人來,這自然是個好訊息,尤其是現在,那沸騰的鐵鍋裡那撲鼻的肉香,更是讓那些孩子們暗自吞著口水,在孩子們的嘻笑聲中,那些女人也在那裡憧憬著未來,憧憬著到達陝西之後的安生日子,似乎,一切都比想象中的順利,所有的磨難很快就會結束了。
只不過,這些憧憬著未來的婦人們並沒有看到,在她們歡喜地的憧憬著未來的時候,一隊人馬已經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歸化城……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