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如此,自此之後,以科舉取士,終為正途,家族蔭官不過只是異類。”
確實站在寒門子弟的立場上,從魏晉以來綿延了六百多年計程車族門閥被朱溫徹底消滅之後,中國確實進入了寒門子弟的時代,如此才有了“書生自有黃金層、書中自有顏如玉”。
“自此之後,文武殊途,自此之後,世人皆言文,而不言武,如此才有了兩宋的積弱!”
冷冷一笑,朱明忠看著正欲辯解的朱之瑜反問道。
“牛李黨爭,起於科考,庶民為主的牛黨主張以進士科取士,而士族為主的李黨對科舉制不滿,要求改革科舉制度,主張諸科合併,在取之以全才,而不能取才以偏……”
“陛下,牛黨主張以進士科取士,那是因為門閥士族家學傳承,遠非寒門子弟所能相比,若是行諸科合併,只恐朝廷開科盡士皆為士族所得,如此,又何需設立科舉?”
朱之瑜的反駁,又回到了最初——公平。其實這也是牛李黨之爭的根本原因,世家大族因長於經學,就主張科舉應注重經世之學,進士們仗著他們及第的學科詩文,就主張科舉應注重詩文,更由對科舉的見解不同,無論是世家大族與及第的進士,都要求官,而官的名額又不能容納所有人,勢必發生競爭,競爭時個人力量有限,需要結納志同道合的人彼此相助,自然要結合。黨爭自然也就無可避免。這才是當時引起黨爭的根本原因。
“設立科舉的目的,確實是更加公平的為國取才。可自此之後,文武殊途,兩者終成另類。朝中武將雖然是利益共同體,但除了開國初或是由於袍澤紐帶,或是由於提拔之恩,大家關係較為親近,但隨著時間推移,這種關係也就淡了,很難將力量集合起來。反觀文官,卻可以因師生情誼、同窗友誼、提拔舉薦之恩、同僚之誼等等,大家關係極為密切,更容易形成集團,而且這種集團,不會因為時間而消失。而於這個集團的眼中,武將就是異類,於他們看來,武將不讀書,沒有十年寒窗,其卻官居一品,或許他們可以有軍功,可是如果沒有他們在後方籌集錢糧,運籌帷幄。又怎麼可能會有那些人的軍功?那些人不過就是一群粗人。他們之所以能夠打贏。完全是因為他們這些文官在後方給他們打點好了一切。這樣的一群粗人,何德何能能於他們同朝為官?如此,自然對武將全力打壓!黨同伐異,唐時庶民出身的牛黨伐的是士族,而宋代以及我朝,文官伐的異就只剩下武將了!”
這樣的話從朱明忠的口中說出來之後,他的神情顯得有些無奈甚至有些憤怒。因為這樣的輕視即便是在21世紀,同樣也存在於中國。
“怎、怎麼會……”
朱之瑜的反駁顯得有些蒼白。
“怎麼不會,不問其它,就以牛李黨爭為例,李黨力主削弱藩鎮勢力,恢復中央權威,而牛黨則反對用兵藩鎮,主張採取妥協;李黨主張精簡國家機構,而牛黨卻極力反對。從這裡不難看到黨爭的不講原則性。精簡國家機構,利國利民,有何不可?牛黨明知是正確的,但這主張是李黨所提,不管有無可取之處,一概否定。”
又一次提及牛李黨爭時,朱明忠的臉上帶著苦笑。應該代表著進步的——小地主、寒門利益的牛黨為了保證手中的權力,往往不惜犧牲國家的利益。而代表著落後保守計程車族,反倒盡心維繫國家的利益。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李黨被打擊後,唐朝很快就被豬瘟篡位的原因。
“為何牛黨會如此為一已私利,不惜歪曲國事?”
反問之餘,朱明忠用異常肯定的語氣說道。
“因為士族利益在某種程度與國家是一致的,他們依附於朝廷和國家,正是憑藉著其家族地位,使得他們可以蔭官入仕,即便是家中旁系子弟,亦能憑藉家學以科舉入仕,所以,他們會千方百計維持朝廷,也是維持他們權力的根本。而以地方豪強、寒士想於朝中獲得地位,就必須依靠科舉,為獲得權力,他們可以全無任何原則,這正是他們的天然劣勢,因為他們費盡心機,數十年苦拼方才有入朝為官的機會,任何阻擋他們獲得權力的人,都是生死之敵!為了獲得權力,即便是姑息養奸又能如何?即便是朝廷不支,也可另投他人!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所需要的不過只是官位。至於誰給他們的官位並不重要。”
提及那些為個人權力全無絲毫原則的文官時,朱明忠自然想到了另一個時空的燈塔國的民主黨人,他們為了爭取選票,不斷的特赦非法移民,並向其提供鉅額補助,以鞏固票倉。這個時代的“士大夫投敵”也有著異曲同工的地方。畢竟,兩者的出發點是相同的——為了獲得權力不惜一切!
“難道,陛下真以為科舉所取之才,盡是陛下口中的鑽營之徒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朱之瑜的語氣中盡是不滿,甚至面上還帶著怒容,他顯然無法接受陛下的這一觀點。在這個時候,作為老師的他甚至想要大聲訓斥眼前的學生。他無法理解自己的這個學生到底是怎麼了,怎麼把書讀成了這副模樣。
“當然不是!”
朱明忠搖頭說道。
“千年來科考所取賢才,又豈止千百人,所謂敗類,不過只是其中少數,而且科考取士,可讓天下之人,皆有入朝為官的機會,而蔭官入朝,其中無能之輩又豈止一人?朕自然不能夠以偏概全。正因如此,朕才會分立文武,既然科舉之下,文武已為異途,兩者便不能同朝為官,所以才有我朝的“文不入武英,武不入文華。””
“武英殿”、“文華殿”是朱明忠接見文武官員時兩個宮殿,文武分立的一個好處就是,兩者都是他的臂膀,就像左右兩隻手臂一樣,分立兩側,互不打擾,自然也就不存在互相攻伐了。不過因為文官很容易形成集團,這種集團的面前,武將反倒是成了一個劣勢群體,所以朱明忠才會埋下一個暗棋,就是以兵部尚書作為制約文官集團坐大的暗棋。
“陛下是準備要重開科考?”
似乎感覺到陛下言語中的松,朱之瑜立即喜聲問道。
“重開?為何重開,既然已經有了文官考試,為何另設科考?”
面對陛下的回答,朱之瑜又立即反問道。
“那他們呢?那些絕食計程車子呢?”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