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章 王侯

都督府左右都督以及兵部尚書,其實就是軍隊的三條腳缺一不可,只是,現在在很多時候,人們總是會忽視兵部尚書,只是將他視為制約文官的工具,五軍都督府的傳聲筒。

當然,很少有人知道這一制度,是朱明忠精心構建的,需要時間慢慢顯現它的力量,只不過在張金生看來,兵部尚書不過就是聾子的耳朵。

“公爺,若是不入五軍都督府,那晉藩又能去那?”

周昌看著張金生反問道,儘管已經過去兩年,但是他仍然會羨慕張金生的際遇,如果當年他沒有走錯路,會不會現在也已經入朝為臣?

當然,際遇這種東西,誰都說不清楚,就像張金生,又豈曾想到,當年被鄭家掠為兵卒兵,居然會在陰差陽錯間成為大明的義勇公。

“他去那,不重要!”

搖搖頭,張金生用頗為不滿的語氣說道。

“但這都督府執掌我大明四十餘萬王師,不能就這麼輕而易舉的交給一個外人,皇上不會這麼做的!”

東主的話,讓周昌不由一嘆。看著張金生時,他甚至感覺這或許就是傻人有傻福。居然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沒有看透。

五軍都督府執掌天下兵馬是不假,看似集中的軍權,可是實際上,軍權在什麼地方?在左右都督下面,還有都督同知,陸軍有都督同知,海軍也有都督同知。他們分別執掌大明陸海軍,左右都督雖說尊貴,可是卻不能越過都督同知指揮部隊。而且按照大明的軍律,是一級指揮一級,絕不容忍越級。身為左都督的張金生,除了五軍都督府的衛隊之外,甚至連一個大隊的兵馬都無法調動。

對於軍隊陛下早就用環環相扣的方式,將軍隊徹底掌握在其手中,即便是鎮守地方的各營主官,也因為有軍正以及各級主官的制約不可能率領部隊作亂。

進入張府之後,周昌總是會研究大明朝的官制、兵制,每每得出的結論是對那位興乾皇帝佩服至極,在他看來,那位皇帝絕對是集數千年御臣於大成,文武分立,使得文官不能插手兵事,而以武“束”文,也避免了自宋朝以來的文官一家獨大,不會再出現武官地位低下的局面。

而更重要是,透過種種看似無形的環,將軍隊牢牢的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最終,無論是文官亦或是武將,不過只是皇帝本人手中工具罷了。

“交給外人……”

周昌苦笑道。

“用一個調不動一兵一卒的都督,去換晉藩交出兵權,由地方強藩入朝為樞臣,這天底下,有比這更划算的買賣嗎?”

面對東主,周昌並沒有絲毫隱瞞,而他的那句“調不動一兵一卒的都督”聽到張金生的耳中,讓他微微一愣,片刻後才搖頭說道。

“培公,這天底下聰明的人太多了,可有時候,太聰明,不是一件好事……”

說罷,張金生端起茶杯,默默的品著茶,他又未嘗不知道,自己是一個“調不動一兵一卒的都督”,但是他不能說,更不能有任何怨言。

“啊……”

東主的話,讓周昌整個人不禁傻了眼,就在片刻前他還覺得眼前這人是傻人有傻福,現在看來,他,他知道……

“你要知道,這天下,可是陛下的天下……”

說出這番話後,張金生緩步來到窗邊,看著窗外說道。

“我聽說,今年北方的收成不太好,不知多少陝西父老又要遭難了……”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