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只是一家之言!”
在寧雲婷緩口氣的時候,錢磊的眉頭微鎖,冷哼道。
“居然狂妄至此,實是可恨!”
“一家之言,亦有可取之處,讀下去!”
朱明忠笑了笑。
“其三者,治國要因時因地制宜,不可以搞一切之法,……以治眾大之法治寡小,則疏而不理,以治寡小之法治眾大,則贖而不行,故周禮之制行之一邑而效,行之天下而未必效者多矣,故祖宗之法,行之一時而鏟,行之數百年而未必效者多矣……亦不能以所謂祖宗之道,而拒以變。”
“就是與時俱進嘛!”
這是朱明忠第一次出言打斷了寧雲婷的話,他看著內閣諸臣,神情嚴肅的說道。
“怎麼樣,爾等以為此言如何?”
“陛下,此為妄言,請陛下治其以大不敬!”
又一次,堅定而不加思索的回答,從朱大咸的口中道出,或許王夫之與其亦是朋友,但現在在朱大咸看來,那王夫之根本就是目無君上,理應治罪。
“王夫之目無君上,實在罪無可恕。”
好吧!
對於這個時代來說,王夫之限制君權的思想實在是太過超前,超越時代一步是天才,超越兩步就變成瘋子。
對於這個時代而言,這一切太過超前了,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更何況,除了限制君權之外,諸如什麼“天子不應有私產”什麼“可禪、可替、可繼”,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謬論。至少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這種說辭無疑就是國家動亂的根源。
“罪無可恕,談不上……”
搖搖頭,朱明忠笑著說道。
“以朕看來,王夫之此文雖說只是一家之間,其中難免有荒謬之說,但是卻也不乏可用之學,我大明不是清虜,清虜以言罪人,禁止教化,而我大明於學術上,卻講究一個相容幷蓄,所謂中庸者,正是我華夏文化相容幷蓄的一大特質……”
學習!
這是華夏文明之所以在長達數千年之間領先於世界的根本原因,而這種學習不僅僅向西洋學習,同樣也包括向“異端學說”學習。
“即便異端,異端學說之中,未免也有可取之中,所以才需要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放下茶杯,朱明忠沉思片刻,然後拿起毛筆,思索片刻之後,提筆在紙上寫道。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放下筆之後,又用私印蓋上印鑑之後,朱明忠對寧雲婷說道。
“把這八個字給王夫之寄過去!”
看著似乎仍然面帶詫色的眾人,朱明忠咧嘴笑道。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上容,即便容納,也是融合,若是一個民族,一個文明,對於異端的思想學說,沒有了博大的胸懷,那麼這個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既然我們能容得下西洋學說,那麼自然也就能容得下,我們的同胞開創的學說,自漢武獨尊儒術,雖說是外儒內法,可自此之後,我華夏文明百家盡喪,正可謂是萬馬齊喑,今日朕所欲者,實為再現百家爭鳴之盛,非如此,不能興我華夏,這學術上大可不必搞一家獨大,大可不拘一格……”
聽著陛下的叮囑,原本對王夫之還主張懲治的眾人神情不禁有些窘迫,不過在窘迫之餘,卻又長鬆了口氣,他們發現似乎陛下的底線遠比他們想象的更為深遠一些。在眾臣再次持笏揖道著“陛下聖明”時,朱明忠只是微微一笑,他之所以會這麼說,與其說是提醒,倒不如說是希望表明一種態度,對於學術……皇家是開明的!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