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看著披甲帶刀的爺爺,那雙眼中盡是疑惑,而家裡的婆娘瞧著他,緊張的說道。
“他大,你,你要幹啥?你,你傻了……”
“你才是個傻婆娘!”
李老三看著自家的婆娘,然後嘟喃道。
“我們李家,本籍廬州,先祖隨高皇帝起兵反元,洪武六年遷潼關,世代於此守關的……當年,李家先祖殺韃子,今個到了我李老三這,卻當了韃子奴,這刀,不知殺了多少忠良義士,就是到了九泉之下,也沒臉見先人……”
因為地太過激動,以至於李老三在說話的時候,他那花白的鬍鬚都在不時震顫著,最後他把刀一揚,然後瞪大眼睛說道。
“今個非得殺兩個韃子不可,要不然,咱李家世代也別想抬起頭來!”
那本還想要阻止男人的婦人,看著男人的模樣,她似乎明白了什麼,張張嘴卻沒有再說出話來,最後只是看著男人的背景默默的流著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提著大刀走出家門的時候,聞著空氣中的那股血腥味,李老三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抬頭朝著巷子那邊的街口看去,那邊不時的有銃聲響起,隱約的還能看到人影。
是韃子兵!
就在李老三提刀朝著那邊走去的時候,一旁的院門卻開啟了,走出來的人手提又尖鋼叉,身上穿著灰布的衣裳,頭上戴著頂舊明軍的笠帽,他在看到李老三的時候,也是一愣。
“李老三,你要幹啥去?”
“你幹啥?”
瞧著趙鵬飛,李老三反問道。
“老子是大明的兵,當然是要去殺韃子!”
兩人看著彼此嘿嘿一笑,然後點頭說道。
“對,就是殺韃子!”
兩個人,兩個髮鬚皆是花白的老人,就這麼提著刀扛叉朝著巷口走了過去。在走過去的時候,兩人的嗓子裡開始哼起了調來。
“風從龍,雲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蕪……”
當年,他們的祖先正是唱著這《燒餅歌》,從集慶一路北伐至大都,驅逐了蒙元,恢復了漢家的河山,或許,他們忘記了先祖曾擁有的光榮。他們曾沉淪過,曾向異族伏首過,但是這個時候,他們似乎又一次找回了先祖留於血脈中的勇氣,千百年來,正是這早就刻到骨子裡的烙印,讓這個民族一直屹立於這片土地上。
“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好男兒,別父母,只為蒼生不為主……”
就在兩人哼著這《燒餅歌》的時候,又有人跟著和了起來。還有其他人也走了出來,他們中的不少人身上都穿著有些破舊的大明軍衣。
“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才罷手。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為韃虜作馬牛。”
這時又有十幾個人手提刀槍走出了家門,他們用秦腔喝著這早就陌生的曲調,儘管年歲各異,可是每一個人的神情卻顯得堅毅非常。在這一刻,他們似乎又找回了先祖身上的勇氣。
“壯士飲盡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頭……”
已經走到巷口的李老三,看到那邊街上躲在胸牆後面正放銃的清軍,那雙眼中帶著狂喜,大聲的怒吼道。
“殺韃子啊……”
音未落他人已經衝了過去,那邊的清兵甚至都沒反應過來,即便是聽到身後的動靜時,也只是茫然的看著落下的刀,和刺過來的槍,手起刀落間,一個清軍的腦袋被砍掉了。
“殺韃子……”
挺著鋼叉的趙鵬飛猛然將鋼叉刺入清軍的胸膛,在刺穿對方的胸膛時,他笑了,他咧開了嘴。
我殺了一個韃子……
銃聲響起的瞬間,趙鵬飛只覺得的身體被什麼撞到了似的,人軟軟的倒了下去,可是他的臉上帶著笑。躺在地上的他笑看著天空,那神情中帶著一絲坦然。但更多的是寧靜,似乎這正是他想要的。
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