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0章 第n滴血

綏德,位於恆河三角洲布里甘加河北岸,既是吳周的國都也是吳周最大的城市,這裡四季如春……當然在更多的時候是熱,除到雨季時那暴漲的河水會讓城市陷入內澇,在絕大多數時候,這座城市都是繁華熱鬧的模樣。

布里甘加河……不,按照吳周的說法應該是“平蠻河”,就如同恆河被稱為“新河”一樣,吳周治下的孟加拉,在官府的強治不僅在退去舊時的綠色,就連地名也在發生變化。

撫夷歸夏。

在南洋各國最常見的就是將地名改為具有華夏特色的名稱,當然,這只是“撫夷歸夏”的一部分,從南洋諸夏就國之後,各國就一直透過不同方式推行“撫化政策”,諸如禁止使用土語、學習儒學等,透過諸多形式達到“撫夷歸夏”的目的。同樣是以少統多的吳周,充分借鑑了南洋諸夏的“撫化政策”,在佔領孟加拉後,面對一千多萬孟加拉人,人口只極其百分之一的吳周為進一步加快對土民的歸化,措施之一就是要求土人改像漢人一樣名字。也就是南洋的“創氏改名”。所謂創氏就是起一個“氏”,改名就是改姓氏之外的名字。

只不過,在南洋,“改名”是一種榮耀,只有獲得國君恩賜嘉獎的族群才能夠改為漢姓。但是在吳周,所有人都可以任意改為漢式名字,並可以獲得一定的回報——降低人頭稅。這也使得現在的孟加拉,漢人的姓氏越來越多,不過即便如此,從其姓名中也能區分出來。

就像孟加拉的婆羅門中的卡納塔克往往改姓“卡”,泰朗嘎斯改姓“泰”、馬哈拉什拉卡改姓“馬”,當然也有一些姓氏是由吳周國主賜姓,比如那些卑賤的非阿什拉夫,就被賜姓“釋”,這些卑賤的非阿什拉夫被賜姓“釋”,正因類釋迦牟尼的“眾生平等”。而這也是佛教現在於孟加拉大受歡迎的原因——平等。與綠教表面上的平等不同,佛教是“眾生平等”的。

四年前,身為王子的吳應麒曾帶領了60萬賤民非阿什拉夫)同時改教、皈依三寶。那些賤民文化程度不高。邏輯很簡單,他們信印度教,把你當神,可是你不把我們當人。那麼,我們改信平等宗教。

有時候,宗教的再次復興很簡單,即便是印度教早已經把釋迦牟尼佛曲解為其毗溼奴大神的九種化身之一。佛教,因此至多不過是印度教某種附庸而已。可是至少在孟加拉,在數以千百計來來自大明、南洋的僧人努力下,佛教正在迴歸其本源。

無處不漢風、無處不寺廟。

這是綏德的特點。處處皆能聽到佛經聲,即便是行走在綏德城內的凡德街——這裡居住著許多漢人權貴。其實,即便是信奉佛教“從生平等”的表面下,隨同吳三桂一同進入天竺的漢人將領、兵卒,也是毫無芥蒂的融入到了孟加拉式的陰姓種族制度之中,當然其位置等同於婆羅門。

儘管為了表現平等,他們沒有在綏德以及其它地區修建“漢城”,但是街坊的劃分,卻仍然把漢人與土人加以分隔。不過,總體上而言,那些非阿什拉夫對於吳周仍然是心懷感激——類似科舉制考試製度的引入為非阿什拉夫提供了上升渠道,而且無論是婆羅門或者賤民,在學習漢語、儒學上,基本上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而且主持考試往往都是信奉“唯才是興”的漢人,這也使得一些賤民實現了命運的轉變,搖身成為吳周的巡捕、稅吏等低階官吏。

凡德街上,一名面板黝黑的巡捕在巡邏時,雖然是昂首挺胸,但是當看到一位“老爺”經過時,他仍然會謙卑的鞠首,偶爾的,某個老爺向他點頭時,他都會顯得很是激動。

“肯定是個非阿什拉夫。”

感受到巡捕的激動,注意到其衣袖上繫著的象徵信奉佛教的黃色紋線,青年人暗自嘀咕道。

在所有的土人眼中,漢人都是高貴的——他們的面板像黃金一樣耀眼。所以,每當有“老爺”向他們表示善意時,總會換來他們的激動。

當然,青年人知道,這種激動的前提是——暴力,沒有幾年前殺入這片三角洲時,用鮮血染紅這裡的河流,就不會有現在他們的馴服。

佛教,不過只是蘿蔔,大棒是漢人手中的刀槍。

就在青年人這麼想著的時候,一個土人報童抱著大疊的報紙沿街叫賣。

“賣報賣報,《佛音》最新報道,昨日十萬百姓皈依三寶……”

“老爺,老爺要報紙嗎?”

那土人報童看到青年人時,立即迎上去,用生硬的漢說道。

“這可是大新聞,是二王子為他們的主持的皈依典禮!”

顯然,這個年青人並沒有什麼興趣。

就在那報童離開沒幾步,就有一位生員打扮的土人男子迎面攔住報童,說著生硬的漢語問道。

“今天的《佛音》?”

“是的,老爺,剛從報房拿出來的,不信您看。”

報童點了點報頭下方的日期——興乾十七年七月二十三。在吳周,同樣使用大明的《皇明大統歷》。吳三桂或許自稱周王,但卻不敢自立年號,南洋諸夏也都是如此,而每年南洋諸夏以及暹羅、蘇碌等國進貢,朝廷頒賜的物品中內必有含有《大統歷》,這其中有著藩屬國奉中國正朔之意。而自定曆法,往往意味著“叛逆”。吳三桂自然沒有那麼大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給我來一份。”

那一身漢式的生員衫,但卻是一副土人相貌有士人遞給報童兩個銅錢,那銅錢除了一枚興乾通寶之外,還有一枚大周通寶,典型的方孔錢,現在這種華夏式的方孔錢與大明的銀元券一樣,是南洋一帶的硬通貨,與銀元等值。

接過報紙,那人邊看邊往凡德街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就這麼邊走邊看,似乎與普通的生員沒有什麼區別,在綏德,這種土人生員將來往往會充當低階官吏,當然其中的一些人也會成為高階官吏,儘管機會非常渺小。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