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文鼐的建議讓朱和域眼前一亮,在12歲的時候,他曾經去過皇家學堂就讀,在那裡讀了四年的書,那四年,在他的記憶中應該是最開心的四年,在學堂中,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少年,沒有任何身份上的懸殊。
去年獲封就國後,最讓他鬱悶的,恐怕就是必須要離開皇家學堂。但他也知道,在那裡就讀以及結交的朋友,對他並不會有太多的幫助,那裡的學生都是勳貴的長子,他們要繼承父親的爵位,永遠不可能隨他一同去新夏,去晉國。
但是,若是普通的書院呢?
“梅博士是讓我到書院中,自己去結交朋友嗎?”
看著躍躍欲試的二皇子,晉國的國君,梅文鼐微笑道,
“結交朋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陛下要學會籠絡人才,畢竟,陛下或許可以賜土封建大王,但是將來晉國是否強盛,卻全賴大王能否善用人才,而這人才並非只是國吏,同樣也各行各業的人才,以大王之見,如若沒有我大明書院興盛,又豈有今日大明之興盛?”
梅文鼐的話讓朱和域深以為然的贊同道。
“博士所言甚是,在孤年幼時,父皇就曾說道“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同樣也是強國之本,亦是百姓安居樂業的基礎,這國吏自有父皇、朝廷為孤挑選,可創辦書院、傳播科學,卻要靠孤自己去做……”
對於普通人而言,無論是進入國子監或者書院,都需要經過一番嚴格的考試,但是對於身為親王的朱和嘉來說,不過只是派府吏往其國子監送上一封信,幾天之後,一名叫石嘉的清河書院轉學生,就進入了南京國子監,這座南都最大的書院。
不過一個月後,不僅國子監的學生大都認識了石晉,就連同附近的幾所書院裡的學生,大抵上也都聽說過他的名字,倒不是因為他出手闊綽,而是因為他在微積分學上的造詣甚至不遜色大名鼎鼎的牛頓博士。
也正因如此,石晉幾乎立即收到了校內的數學、物理、化學、機械等學會的邀請,這些學會都是學生團體,在其中很容易結交一些人才,對於學會的邀請,朱和嘉當然不會拒絕,而在同他們透過學術研究打成一片的同時,他驚訝的發現一個事實——他的許多知識,遠遠領先於身邊的同學,甚至普通的博士、教授。
“怎麼會這樣?”
又一次,看著他們在那裡爭論著數學上的問題時,朱和嘉的眉頭緊鎖,他們討論的問題,在父皇的課堂上,早就已經有了答案,但是在這裡,甚至還只是一個假設。
儘管對於這一切有些不明所以,但是最後朱和域還是把原因歸於——父皇可以接觸到大明第一流的學者,透過與那些學者的交流,父皇可以掌握普通學者難以掌握的學識,並將其融會貫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總之,作為兒子的自然可以為父親尋找到足夠的理由,而超過普通學者許多的學識,也讓朱和域在國子監裡如魚得水,很快就結識了不少朋友,也正是透過那些協會,在他的小筆記本中,已經多出了上百個名字,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國子監內極為出色的學生,而他們身份往往也都是家中的次子,換句話來說,就是有希望願意去晉國的人。
而朱和域本身也享受著在國子監中自由自在的感覺,在這裡沒有任何人把他當成皇子、大王,他只是石嘉,一個來自北直隸的普通青年。
“當初真應該早點來書院……”
行走在國子監內,朱和域的心裡這麼嘀咕著,儘管在皇家學堂也很自在,但是在那裡,皇子的身份使得其他在他面前永遠保持足夠的敬畏,而不像現在這樣,最近一段時間裡,這裡的一切給他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感覺,而這種感覺讓他有些為之著迷,畢竟,這是他從不曾有過的感覺。
“等回頭,應該給父皇寫封信,皇子更應該去普通的書院,而不應該只是皇家學校。”
儘管皇家學校在某種程度上與書院沒有太多的區別,但是學生在那裡需要學習陸軍、學習海軍,他們甚至還需要根據選擇進攻陸海軍學校再次進修——貴族是需要服兵役的。
但是在朱和域看來,相比於皇家學校普通的書院更適合皇子。
“至少在這裡,他們可以為自己的封國招攬一些人才。”
正當他的心裡這麼想著的時候,那邊一個抱著東西正在趕路青年見到他,便大聲說道。
“石晉,走,一起去學會,今天輪到我的展示了!”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