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起義之初,儘可能的爭取絕大多數人的支援是應該的,但是,不要忘記一點,科普特人與埃及人之間,他們的分歧在於宗教信仰上的分歧,所以即便是合作那也是暫時的,我們必須要明白這一點,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奧斯曼人的統治被推翻之後,埃及內部仍然會發生大規模的衝突,這是信仰之間的衝突,要麼是科普特人迫使埃及人改變信仰,要麼是後者迫使前者改變,但是朕更傾向於前者去改變後者,而不是後者,畢竟,如果我們想要掌握蘇伊士,永遠的掌握那裡,我們必須要接受並且推動這種改變。”
看著資料中有關科普特人的資料,朱明忠思索片刻,又說道。
“至於在巴爾幹半島發動起義,這一點很好……”
1683年!
維也納戰役!
或許王文白等人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但朱明忠卻很清楚,1683維也納之戰在歐洲的歷史上,是極為關鍵的一次戰役。堪稱是歐洲近代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從此之後,歐洲文明對奧斯曼的恐懼開始消退……
這場戰役的結果,不僅僅是斬斷了奧斯曼對歐洲的野心,同樣,奧斯曼帝國的損兵折將,讓這個內患重重的國家也陷入危機之中。
這確實是一個好機會。
如果錯過這個機會的話,想要等到這個機會的重建,恐怕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
一個強大的奧斯曼帝國並不符合大明的利益。甚至可以說,任何一個強國的出現,都不符合大明的禮儀,所以對於大明而言,現在所需要的就是瓦解這個國家。
只有瓦解了奧斯曼帝國,大明才能夠在他的身上挖下一塊肉。這正是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弱肉強食。要麼吞食別人強壯自己,要麼自己淪為他人的盤中餐,口中肉。
“對於大明而言,我們可以接受英國、法國等其它歐洲國家的強大,因為他們的體量永遠不可能給大明造成威脅,但是奧斯曼帝國……對於大明而言,卻是一個潛在的威脅,或者說,每一個潛在的大國,於大明而言,都是潛在的威脅,既然是威脅,那麼,我們就要徹底的消除威脅,而是坐視威脅的膨脹,尤其是……”
尤其是在西歐的發展很有可能因為大明的崛起,而發生改變的情況下,朱明忠是不可能冒險讓一個擴張慾望如此強烈的國家崛起的。
不僅要斬斷他擴張的可能,還要摧毀這個國家。從根本上摧毀他們,到底毀滅他們強大的可能。就如此才能夠避免他對大明產生威脅。
有時候對於國家而言,任何威脅都要消滅在萌芽狀態,這才是最好的選擇。
所有的姑息者都要為姑息縱容付出代價。大明已經犯過一次錯,不可能再犯第二次錯誤。
“尤其是在,他很有可能直接對我們造成威脅的情況下,一但奪取西域、我們與他們之間,也就隔著個裡海,幾乎等同於鄰國,在此之前,必須要讓他們陷入內亂之中……”
“臣明白,巴爾幹的起義將有益於我們在埃及的行動。”
王文白的回答,讓朱明忠笑了笑,片刻後,他才說道。
“不需要把巴爾幹止步於埃及的獨立,可以把目光看的更深遠一些,在科普特人建立政權後,我們可以以埃及作為跳板,進一步支援希臘、巴爾幹等地基督徒,給予他們以支援,讓他們繼續發動起義,也許,我們可以策動一場“聖戰”,埃及僅僅只是奧斯曼的一塊肉,我們所需要的就是把奧斯曼給徹底瓦解了,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夠從中得到更多的利益。”
突然,朱明忠的話聲一頓,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從不曾閃現過的想法,之前,他還有真沒有考慮過。
“聖戰。”
王文白不解的看著陛下,並沒有理解這兩個字的意思。
“沒錯,就是聖戰。”
略點下頭,朱明忠說道。
“你並不瞭解歐洲人還有土耳其人,那些信仰者相信“聖戰”,也甘願為之獻身,也許,我們可以考慮一下透過另一種方式去解決奧斯曼帝國,甚至未來歐洲的威脅。就是透過一場聖戰,從根本上瓦解奧斯曼帝國的統治,然後在那裡……”
沉吟中,朱明忠並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在腦海中思索著的這個計劃實施的可能性。
如果能夠實施的話,也許,在華夏與歐洲之間,可以建立一個緩衝帶,而這個緩衝帶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當然是受大明控制的。或者說完全被大明掌控的一個國家。國家當然不會像奧斯曼帝國一樣會有侵略性,但是它卻可以成為大明在歐洲埋下了一根釘子。
可是有可能實現嗎?
反覆思索著種種可能,感覺有很大把握實現這一切的朱明忠,最後又一次看著王文白說道。
“有一件事情,你們現在就要去做,立即派人去辦,這件事對於將來在那裡的謀略是極為重要的……”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