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威爾金斯不解的說道。
“有什麼不對的嗎?好了,不說這個了,你看,我們現在在蒸汽機上,已經趕上了天朝,我想我們很快也會修建一條英國的鐵路,上帝保佑,我們終於能夠趕上天朝了。”
看著父親提到蒸汽機時激動得的鬍鬚飄揚的模樣,約翰·蒂洛森忍不住打破了他的幻想。
“是啊,我們也許可以在幾年後,修建英格蘭的第一條鐵路,但是,父親,請不要忘記,明國人已經修建了上萬英里的鐵路,也許在他們的街道上奔跑的也都是蒸汽機車,誰知道呢?所以,請不要沾沾自喜了,畢竟,在英國,除了兵工廠似乎還沒有那裡需要蒸汽機!甚至整個歐洲都是如此。”
約翰·蒂洛森的直接,讓他的父親愣了片刻,好一會才笑道。
“似乎,你並不怎麼高興?”
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發現兒子的不滿。甚至有些無法理解兒子的態度。
“高興?父親,你應該去看一看,現在,幾乎所有人在談到天朝的時候,都是眉飛色舞的模樣,所有人都在說什麼,天朝是天堂,都在說著什麼,如果人間有天堂,那肯定是在天朝。我的上帝,這就是現在的英格蘭,英格蘭人不再是上帝的子民,而是天朝的追隨者,人們甚至閉上眼睛都能說出天朝的好處,說出天朝的地名,不僅僅是中都,還有廣州、武昌、長沙、南京、蘇州、杭州……可是,又有幾個人能說出英格蘭的地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著激動不已的兒子,約翰·威爾金斯並沒有立即反駁他,而是靜靜地看著他,聽著她在那裡講述著自己的管理。片刻後,才看著他說道。
“為什麼會這樣呢?”
父親的反問,讓約翰·蒂洛森睜大眼睛。
為什麼?
“在約翰·班揚新出版的《天路歷程》中,它寫作者在夢中遇見一個揹著沉重包袱的人,名叫基督徒,他要去天國之城,於是基督徒經歷了千辛萬苦,跋山涉水,到達了至善的理想國。可是這世間又有多少人願意經歷千辛萬苦,跋山涉水,才能抵達理想國呢?很少,很少有人願意這麼做,可是天朝,在很多人看來,他們只要能買得起一張船票,就能到達天朝,像天朝人一樣過上富足的新生活,上帝啊,世界上有這麼簡單的事情嗎?”
有時候人們之所以願意相信世界上有一個人間天堂,並不是因為真的有那麼一個人間天堂,而是因為他們覺得那個人間天堂距離他們更近。更為現實。
那個現實的人間天堂,可以成為每一個人的夢想,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到達那裡。並不需要付出太多。甚至只需要一張船票。
這才是人們願意相信這一切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因為真的有。而是因為這個目標更為簡單。
在父親的感嘆中,約翰·蒂洛森贊同道。
“確實,那裡所歡迎的只有歐洲的學者,普通人,甚至都不能透過南天門的海關就被趕了回來。明國自己還把大量的貧民遷移到殖民地,如果不是廣闊的殖民地,他們的本土甚至可能比英格蘭更為貧瘠,畢竟,他們的人那麼多。”
相比於普通的英國百姓。約翰透過傳教士們以及學者們的描述,使得她更瞭解天朝是什麼樣的。
那裡從來不是神話想象中的人間天堂,至少絕對不會是普通英國民眾的天堂。甚至可以說,那裡根本就不歡迎普通的英國民眾。
“人很多!但國也很大!”
約翰·威爾金斯朝著遠方看去,他的目光中帶著一絲嚮往。
“其實,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到天朝一趟,我從沒有見過天堂,但很多人都說那裡是最靠近天堂的地方,所以……我想去看看。”
看著父親,約翰·蒂洛森長嘆道。
“父親,你的年齡和身份不允許你做那樣的遠航。”
等到那裡看看的,並不僅僅只有他的父親,有無數的英國人對那裡都充滿了好奇。幾乎每一個人都渴望著能夠到達哪裡。既是因為好奇,同樣也是因為某種渴望。
“所以,我希望你代替我去那裡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