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8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將來,終有一天,他們會理解的。”

時間也許只有時間可以解釋這一切,也只有時間可以去替他說明所有的事情。也許等到那個時候,他們也就明白了,也就理解了為什麼他會這麼做。

“再過二十年,他們就會理解朕的苦心!”

置身於黃土高原上,看著曾經因流水長期強烈侵蝕,逐漸形成千溝萬壑、地形支離破碎的特殊景觀,經過十年的封禁後重新顯現出來的鬱鬱蔥蔥的景像,從來不曾想象過黃土高坡有一天可以變成一片綠色的原野的朱明忠忍不住驚歎道。

“晉王,你看,非但連坡頂都長滿的樹木灌木,就連同溝坡裡也長滿了各種各樣的灌木、野草,等到這裡草木把坡地的縫隙填滿,坡地上浮土就會被固定,然後野草、灌木會繼續從根部向周圍擴散,再有十幾、二十年的時間,估計這片黃土高原,差不多就能恢復舊時的模樣,先秦那會森林密佈的模樣,就會再次呈現於世人的面前。”

跟在陛下的身後,對於什麼生態環境的自然恢復,李定國並不瞭解,他當然也不知道,在另一個時空中,因為核災難被封閉的切爾諾貝利是如何在幾十年內成為一片原始森林,儘管有著輻射的威脅,仍然成為動物的天堂。無數的動物在那裡繁衍生息。像現在的這裡一樣,沒有了人類的威脅,許多動物自然而然的遷移到了這裡。後來這個時代沒有人會去理解這種生態平衡。

對於這個時代的許多人來說,他們甚至覺得這種生態平衡是一種浪費。不過許多觀念現在正在逐漸的改變。

但是自從隨陛下一同進入這片已經鮮少見人煙的陝北地區後,放眼看去除了繁茂的林木之外,就是不時於林中奔跑的各種動物,甚至能夠聽到虎嘯。這片曾經生活著數百萬人的地方,已經成為了一片人跡罕至的荒涼之地。

不管對於家鄉變成了這副模樣,感覺有些心痛,但是李定國仍然用現在一種比較科學的觀點去看待的這一切。

“臣聽說,黃河的泥沙已經少了許多,去年有超過兩個月,河水清透,不見泥沙,也正應了古人言“黃河水清聖人出”,這聖人指得就是陛下,要是沒有陛下二十餘年苦心操持,又豈會有我大明的今天?”

水土流失證是現在的一門新興科學。儘管對於這一切並不怎麼了解,但是並不妨礙你訂過透過這種方式去拍皇帝的馬屁。

李定國的恭維,讓朱明忠哈哈笑道。

“晉王,什麼“黃河水清聖人出”,這黃河水渾,完全是因為中上游水土流失造成的,皇家地理學會五年前就已經抵達黃河沿頭了,黃河之水天上來,來的時候,可是清水,到了中游的時候,開始不斷變黃,這幾年黃河水漸清,不是因為有又人,而是因為黃土高原等地的百姓都被遷往東北、新疆等地,曾經過度開墾的土地得到了恢復,植被恢復了,水土流失自然也就少了,黃河水的泥沙一少,河水也就清了,所謂的“黃河水清聖人出”,不過只是古人不知所以然罷了。”

作為皇帝,朱明中當然不相信什麼祥瑞,即便是大臣們經常提,他也會時而加以反駁,但是在另一方面卻不得不承認,被人恭維被人他媽必須得感覺確實非常舒服。人總要保持那麼幾分理智,要不然的話,很容易迷失於其中。

“陛下,話也不能這麼說。”

跟在陛下的身邊,李定國笑道。

“臣以為“黃河水清聖人出”,古人所說確實不錯,要是國君不是明君,即便是明白這些科學道理,恐怕也做不到,要不是陛下當年苦陝西百姓所苦,將其從如此貧瘠的地方遷往東北等地,這陝北各地又豈能得到休養生息,又豈會有現在的恢復。”

李定國的恭維讓朱明忠笑道。

“晉王,如果朕沒有記錯的話,不知多少陝西百姓因此忌恨朕,認為朕是在抑私仇啊!”

現在隨著新疆的收復,出於移民實邊的需要,陝北等地的居民外遷又一次開始了,許多陝西地區縣城都成為了空城,村落也變成了無人的廢墟。

“陛下,百姓背井離鄉,難免對朝廷有所誤解,東北、新疆土地都遠比陝北肥沃,他們到了那裡過的遠比在家鄉更為舒適,雖然一時不能理解,但久而久之卻也能理解朝廷的苦心,理解陛下於陝西百姓的厚愛。”

這一番話李定國更像是說給自己聽的,和其它人不同,他是陝西人,面對強制遷移的鄉親,他有天然的責任,也正因如此,他更希望將來所有移民外地的陝西人能夠因為生活的改善,而感激皇帝與朝廷,當然也就不再對他心有怨言了。

“厚愛談不上,陝北幾千年來過度開墾,早就不適合人類生存了,土地如此貧瘠的地方,生活著這麼多的人,一但發生災荒,想不出亂子都難,這些年,朕不斷加大陝西、山西以及河南、山東等地,尤其是山區的移民力度,許多地甚至到了百里無人煙的地步,為什麼?就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騎在馬上,沿著長滿了野草的官道繼續往前走著,朱明忠揚起手中的馬鞭,指著前方說道。

“前面的榆林縣,現在已經變成了空城,因為百姓都已經經全部遷出了,但是在額爾齊恩河畔,卻又有了一個榆林縣,相比於這裡乾旱貧瘠,那個榆林縣臨著大河,水豐田肥,百姓人均分配土地超過百畝,這裡的百姓到了那邊以後,很容易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雖說偏遠一些,可總好過在這裡過苦日子吧,當然,於朝廷來說,200萬陝西人遷往西域,可以起到移民實邊的作用,有了那200萬人,再加上從山西、北直隸、河南、山東以及湖廣等地遷移過去的200萬人,等他們到了那裡,人煙稀少的西域就會變得與內地無異,西域雖說整體上的乾旱,可很多地方,卻也適合農牧業……”

相比於西伯利亞,看似乾旱、充斥著沙漠的中亞反倒更適應發展農牧業,更適合移民生活,尤其是在當地人被滿清大量屠殺,本地人百不存一的情況下,大量移民可以確保那裡的長治久安。

“朕的目標是在二十年內,移民六百萬人,這些移民基本上都來自國內的偏遠不適合農業生產的地區,他們到了西域後,既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幫助大明穩定邊疆,有這二十年,朕以為那裡到時候,可以推行建省,最多三十年的時間,就會與東北無異,變成大明的行省,晉王,你覺得呢?”

陛下的反問,讓李定國沉默片刻,然後答道。

“陛下,要穩定西域,就非得先徹底解決滿清不可!”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