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章 憂心

說罷,員外便跳上了馬,在離開茶攤的時候,那臉色依然顯得很是難看。

“部堂,您不要聽那人胡言亂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騎在馬上的正是大明的兵部尚書張煌言,先前他一直在江西各地巡視,這才回到南昌。這會他聽著下屬話,不待其把話說完,他便搖頭說道。

“張某確實有負皇上!”

說完這句話後,張煌言的神情顯得有些失落。

“想當初,張某人領萬餘人入江西,不過月餘便收復江西,形勢是何等之好,只可惜後來……”

“不還是因為李子淵那賊子,把部堂所練精兵悉數帶走,才使得部堂無力伐虜嗎?”

對於下屬的回答,張煌言只是沉默著,儘管已經過去數年,但李子淵的背叛於他心中仍然是根刺,讓他每每想起都是一陣心痛。

楚王北伐……原本應該是他張煌言領兵北伐,克復中原,但是李子淵的背叛,非但讓他盡失麾下精兵,甚至就連北伐也成為了泡影——九江在李子淵的治下,一下堵住了他麾下部隊北伐的道路,甚至,也正因如此,他只得暫時放下北伐的心思,一心安穩地方,雖然這兩年江西已經恢復了元氣,但是張煌言的心裡卻一直過不了那個坎。

“楚藩此次北伐,可謂是功在社稷,如今神京克復,張某人也算是不負朝廷了……”

自嘲式的言語從張煌言的口中道出之後,他的臉色依然帶著些焦慮。

“部堂,可是在擔心時局?”

作為張煌言的幕僚,呂留良注意到他神色中的焦慮後,便試探著問道。

“嗯!”

下巴略點,張煌言朝著遠處看了眼,然後說道。

“如今北伐功成在際,天下局勢如此,實在不讓人心安啊!”

他口中的天下局勢,指的自然是淮、楚、閩、晉四藩掌握天下兵權、財賦的事實,與其它四藩不同,作為兵部尚書的張煌言一直都恪守著臣子之禮,在四藩開幕府的時候,張煌言未開幕府,甚至直到現在,他只是大明的兵部尚書,只是屬理江西事務罷了,但是他卻無力改變大局。

“四藩掌握天下兵馬、財賦,且又各開幕府,如此,確實非國家之福。”

呂留良的話聲不大,只能讓兩人聽到。

“不過以在下看來,四藩雖強,卻也是互相牽制,若是今上能行以手段,想必亦可收兵權、財賦於朝廷,”

“關鍵要首先還駕京師,非如此,不能安天下!”

張煌言道出這句話之後,又往北方看去,然後說道。

“先前,我已修書一封與成仁,請其待京師克復後,送朝廷與皇上還駕京師,想來,他應該已經收到信了,只是成仁……”

話聲略微一頓,張煌言的腦海中又一次浮現出那個當初差點死於他刀下的青年。

“成仁此時之心,委實難料啊!畢竟……”

“畢竟,京師是楚藩克復,如此淮藩又豈會願將朝廷拱手相讓。”

作為大明的臣子,呂留良自然是站在大明朝廷一方,對於四藩各開幕府,本就是早有微詞,畢竟於他看來,這並不是國家之福,同樣也不是百姓之福。尤其是淮藩還“挾天子”。

“成仁不是那種人,只是……”

斷然相信朱明忠絕不會把持朝廷的張煌言,話到嘴邊,卻又說道。

“只是,他不一定願意看到朝廷為楚藩掌握,畢竟,李子淵……”

人品不佳啊!

雖說同樣深知李子淵人品極差,由其控制京師,到底是福是禍,張煌言並不清楚,但另一方面他卻知道,對大明來說這卻是最好的選擇。

“雖李子淵人品不曾可靠,可目下,京師由其把持,總是好過為他人把持,非如此,天下不能安定……”

作為兵部尚書的張煌言很清楚,四藩看似強大,實際上,一直都保持著微妙的平衡,如此,朝廷才有機會互相牽制。也正因如此,才不需要擔心四藩行不臣之事,只是,在另一方面,現在他卻不得不去考慮另一個可能——朱明忠拒絕皇上還朝京師。若是如此,那可就當真是不臣了!

注意到部堂神色中的無奈還有那欲發而未發的嘆息,呂留良便試探著問道。

“部堂,您是不是在擔心淮心會行以不臣?”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