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章 不忘

“砸了!”

在轉身離開時,又命令說道。

“把墳挖了,非挫骨揚灰,不滅我等心頭之恨!”

在下達這個命令之後,他又特意看一眼遠處的村莊,然後冷聲命令道。

“把村子也夷為平地!”

“指揮,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畢竟……”

林允平的話還沒說完,便看到指揮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指揮……”

“林參謀,”

已經跳上馬的許大勇,朝著那邊被點起火的村子,然後冷笑道。

“你可知道,此獠除了首剃髮迎降之外,還幹了什麼事?”

林允平自然知道孫之獬的大名,這人可是國人皆可言殺的“漢奸榜”中的天字第一號,即便是洪承疇也不過是名列其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有山東進士孫之獬,陰為計,首剃髮迎降,以冀獨得歡心,乃歸滿班,則滿以為漢人也,不受;歸漢班,則漢以為滿飾也,不容。於是羞憤上疏,大略謂:‘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若非是其無恥獻媚於滿清,又豈有清虜所謂“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又豈會有“剃髮易服”,億兆百姓又豈會因其而死?此獠,莫說是流九族,就是誅其十族又焉能解我等心頭之恨?”

騎在馬上的許大勇,隨後又用憤憤不平的言語說道,

“更讓人可憎的是,此獠事清之忠,實難想象,當年謝遷民軍破淄川縣,因知其做過朝廷大官,既識文解字,又有從政經驗,便動員其入夥為他們辦事。誰料孫之獬不聽從勸告,反而勸其儘快接受招撫,歸順清廷。遭到拒絕後,又惟求速死,但民軍不許,仍然勸降。孫之獬於是罵不絕口,想以此激怒民軍處死自己。民軍拿他沒辦法,只好把他關了起來。孫之獬絕食五天後,民軍再次勸降,他此時倒是盡顯忠,仍然寧死不從,而且罵得更難聽。被激怒了的民軍對他施以酷刑,孫之獬昏死了多次,還是不屈服。民軍無可奈何,就把他的4個孫子蘭茲、蘭藂、蘭藪和蘭藹一同綁來,把刀架在他們的脖子上,威逼孫之獬屈服。孫之獬不為所動,依舊高聲叫罵,當真可謂是寧死不降。隨後民軍一個一個地砍下他孫子的頭。每砍一個,都問孫之獬從與不從?孫之獬眼睜睜地看著四個孫子的頭被砍掉,義憤填膺,仍然高聲叫罵。民軍用針線把他的嘴唇縫了起來,他還是嗚咽不已……此獠事清之忠,可謂是天下罕見!”

搖頭感嘆著孫之獬對“大清國”的忠心耿耿,許大勇又回頭看著那已經燃燒起來村子,然後說道。

“你說大可不必如此,以許某人看來,非如此,不能樹天地之正氣,自此之後,夷其村、掘其墳,流千里……哼哼,若是按許某的想法,既然是誅其九族,恐怕都是輕的!”

有時候,仇恨是不會因為時間淡去,尤其是對於這樣漢奸,既然是其早已身死,但是刻骨的恨意,卻不會因此而消散,在離開村子的時候,許大勇又特意對一旁的騎兵隊長使了個眼色。

領會到指揮的意思,騎兵隊長點了點頭,他知道怎麼處理。而在騎兵隊長策馬離開時,儘管指揮和他並沒有說一句話,但林允平還是從指揮的眼神中,明白了他的意思。

流九族!

不過只是表面上的懲處,而在他們被押解到港口的路上,至少其中的男丁,會被消失在押解途中。至於這些女子,被送到流放地,為了生存不得不嫁給其它人,自此之後,孫家自然就些絕後。

為什麼,不光明正大的誅九族了事?

林允平不明白,但是作為參謀,他知道,這絕不會是指揮的個人決定,很有可能出自於大王的命令。

難道誅孫之獬那樣的人九族,還會有什麼人會說什麼?

在林允平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許大勇注意到他臉色的變化,只是隨口說道。

“想不明白,就不需要去想了,多看此史書你就明白了!”

多看史書?

雖說不知指揮話中的意思,但林允平仍然說道。

“指揮教訓的極是,屬下明白了。”

想不通,那就不要去想!

而且,作為軍人,也不需要有任何想法,只需要服從命令既可。

就在這時,前面一匹馬急匆匆的趕了過來,是一個傳令兵。

“指揮,總指揮使命令左路軍立即全軍出去,過運河,從清軍側翼發起攻擊!絕不能讓其安然逃脫……”

傳令兵帶來的軍令,讓原本神情凝重的許大勇,頓時變得激動起來,他立即嚷嚷道。

“好了,等了這麼些天,終於等到了!”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