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叫了她好幾次都並未得到回答,不由有些奇怪,今日不過是進了一趟宮,怎麼感覺像丟了魂似的?
毓寧好不容易才回過神來:“今日,我見著先帝了。”
朱翊亦是有些驚訝,自從上次一別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建文帝了。
雖然知道是在自己的府裡,朱翊還是不忘提醒毓寧隔牆有耳。
當初永樂帝登基的時候,就不願意承認建文帝所在的年份,下令將那四年都併入洪武年間,就連建文帝,也絕不許人稱作先帝。
永樂帝要的,自己繼承的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皇位。
對於建文帝,他們還是有些愧疚的,有時候毓寧也覺得,既然都已經有了結果,又何必守著這點子愧疚。
當初跟隨永樂帝的原因本就是因為建文帝有意要鏟除朱翊,沒想到,兜兜轉轉,永樂帝也有了這種想法。
事到如今,愧疚歸愧疚,可是仍舊不後悔。
也就是今日,毓寧才意識到,陵王府,真的是有些鋒芒畢露了,或許是時候韜光養晦,打消永樂帝的疑心了。
這一點,自從那日出宮之後朱翊就意識到了。
是要韜光養晦,而非坐以待斃。
鋒芒太露,也會被人槍打出頭鳥。
慧敏的入宮,就是最好的證明,若非如此,也不會到現在都沒有辦法把慧敏接出來。
而朱翊,其實早就在幾日之前就已經在暗中進行此事。
他將皇上知道的那些自己的人,全部從重要的官職上撤了下來,剩下的,雖然不是重要的,但在關鍵時候,也能有大作用。
永樂帝見此情形,心知這算是朱翊的退讓,但仍舊不讓慧敏出宮。
其實他也是有私心的,皇後如今把慧敏當成命一樣的寵著,已經當成自己已經夭折的那個小女兒。
現在帶走了慧敏,豈不是要她的命?
至於朱翊一家人,永樂帝並不覺得自己是拆散了他們,反正他們身邊還有兩個孩子。
徐皇後雖然不忍心拆散他們,但也不捨得慧敏從自己的身邊離開,只能裝聾作啞,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
唯有這樣,才能讓徐皇後愧疚的心裡稍微好受那麼一點點。
她不停地告訴自己,只是幾年而已,等到過幾年,就把慧敏送回去,一家團聚。
永樂帝認為,這是對慧敏最好的結果,從一個宗室貴女,一躍成為天之驕女,尊貴的公主,這樣的生活,多少人夢寐以求還求不來的。
落到慧敏的身上,是她三生修來的福氣。
但永樂帝永遠也不會明白,榮華富貴再好,還是要一家人在一起。
對於毓寧來說,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慧敏學習禮儀的進步飛速,也不像往日那般頑皮。
這也算是一件好事了,可毓寧若是能夠多想想,就能夠明白,為什麼慧敏一夕之間會有這麼大的轉變,性子也變了許多。
只可惜,現在她還意識不到這一點,更意識不到會有多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