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章 價格

換做以前李瑜是吆喝不出來的。

他家以前在鎮子上是遠近聞名的大戶。父親是舉人,在他幼時短暫做個偏遠小縣的父母官,後因性格過於剛直辭官歸隱教書育人。

因為是舉人束脩多達每人十二兩,名下有四名學生,以及年節送禮等等下收入可觀。他娘善經營,家裡田地兩百多畝,朝廷免稅三百五十畝,族人的田地也掛在他家名下。家裡長工就數十名。

但李瑜在農忙時也要下地幹活,雖然他可以過成少爺日子,但他家一直講究耕讀傳家。

讀過書種過地繡過花,但賣菜李瑜以前真不會。連買菜家裡都有婆子做的。

在山狗村定居的第一年時,李瑜最開始賣菜也束手束腳不好意思,但賣幾回就很快適應了。

畢竟和逃難相比,賣菜簡直是一種奢侈的寧靜。他不適應,只是不適應一下子蹲在悠閑無害的日頭下,接受正常人的目光。

此時李瑜準備拿著南瓜藤起身吆喝,但章有銀搶了先,還板著臉道,“有水,不能。”

於是李瑜吆喝,章有銀就拿著菜站起來朝來人招手晃動。

聽李瑜吆喝幾聲後,章有銀也記住了。

他一開口那嗓門中氣十足,完全蓋過了其他婦人男聲,“早上剛摘的南瓜藤、紫蘇、絲瓜、苦瓜,新鮮水靈靈的帶露水!”

賣的都是爛大街的菜,吆喝也沒什麼特別,但架不住他嗓門大完全蓋過了旁人。而且真的極為熱情,那大手攬客的架勢好像歡迎來他家吃酒一樣。真誠又期待極了,完全沒一點不好意思。

反倒讓人不去他那裡看一眼,覺得不好意思了。

買菜的人下意識都朝他手上瞧,這一看,嫩葉尖上露珠在閃光,藤絲絲韌勁兒十足的卷著,好像還能迎著朝陽伸一伸,真是嫩的能掐出水來。

就這麼四周一掃其他攤位也嫩綠新鮮,但都是買菜老手,一眼就能判斷出其他攤位都是昨晚摘的,這小夥子真是早上摘的。

就這樣一文錢兩把,陸陸續續將十把南瓜藤和八把紅薯藤賣出去了。在太陽徹底爬上山頭日光大盛時,李瑜兜裡很快就鼓起來了,多了九文。刨出進城成本五文錢,賺了四文。

紫蘇是隨處可見的野菜,就算城裡的百姓在自己家門口拿個木桶裝點土也能種。一般客人多隻要買一點做調料。所以一把只五六根束著,兩文錢五把都比較難賣。

李瑜站了兩刻鐘後便站不起了,他一坐在石頭上,一旁賣菜的婦人投來豔羨的目光。

中年婦人腳也蹲麻了,但是她沒找到石頭。

因為賣菜的一進來都急著往攤位上趕,就章有銀惦記著給媳婦兒找坐的石頭。

等大家安置好攤位,再去找本就搶手的石頭,就只能對光禿禿的地空空嘆氣。在這裡,能抱到一石頭,在眾人眼裡都像是抱金子似的。

畢竟賣菜要蹲很久,少則兩個時辰,多則到下午關市。百姓背的貨已經很重了,再自備小凳子的還是少數。

所以當左右以及對麵人都羨慕的看著李瑜時,李瑜心裡也多了些慶幸和愜意。

他對章有銀笑了下,原本還在攬客的章有銀立馬彎腰湊來,兩眼亮亮的期待。李瑜臉不自在別過,叫他繼續吆喝。

婦人瞧著李瑜財運好,又有疼人的男人,便覺得他是有福氣之人,開始找李瑜搭話。正好,李瑜也有意閑聊著。

現在到了飯點,東市裡也有賣包子的攤子,那香味彌散飄來把眾人肚子饞的咕咕叫。可肉包子兩文錢一個,饅頭一文錢一個,菜農都捨不得買。

這位婦人也已經習慣了賣完菜中午餓著肚子回去,不過李瑜給她遞來了一個煮熟的洋芋。

兩人就這麼熱絡的聊了起來。

婦人賣的豇豆茄子辣椒等,還擺著個籃子裡裝滿了雞蛋,也還帶了把南瓜藤賣。

但是這東西真講究機緣,一文錢要是這麼好掙,不至於饅頭都捨不得買。

現在世道難,外邊戰亂,普通百姓都能省則省,菜便也沒那麼好賣了。

太陽一出來,葉子菜就要脫水沒那麼新鮮,後面只會更難賣了。婦人往菜上拿著竹筒濕水,李瑜瞧著也記下心裡。往後叫章有銀賣菜也帶著竹筒。

婦人投桃報李,見李瑜的絲瓜和是苦瓜還沒賣出去,也撒了些水。這不比葉子菜容易失水,此時曬上去還水光亮亮的很。

兩人閑聊時,婦人的雞蛋很快就招來了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