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章 新的小生意

那就吃一碗吧。

剛走近攤子,恰好老闆娘揭開鍋蓋,用漏勺撈起餛飩,白霧散去那香味更濃了。李瑜肚子真就咕咕叫了幾聲。

不待李瑜開口,章有銀大聲道,“老闆,來碗餛飩!”

就在那老闆要應下時,李瑜扯著章有銀準備進去的袖口,朝老闆笑道,“請問多少錢一碗。”

老闆是個十分年輕的小娘子,靛藍頭巾包著少婦發髻,腰間繫著白包袱,做生意自然開口帶笑。她道,“四文,一碗有八個。有魚肉餡兒的,薺菜豬肉餡兒的。”

價格十分實惠了,但李瑜有些心疼,但想著要是不吃,他可能沒體力回去。

目前餘錢三十四文,於是點了一碗。

李瑜不吃魚肉發物,點了薺菜肉餡的。肉餡只筷頭丁點大小多菜少肉,皮薄晶瑩透明,賣相十分好。李瑜瞧見鍋灶前的調味料有紫蘇辣醬,也叫老闆加了點。

李瑜給章有銀四個,但章有銀只吃了兩個,李瑜也不勸他。等李瑜吃完六個肚子飽了,章有銀抱著碗把湯一口氣吸光了。

老闆偶爾偷偷瞧一眼,眉眼帶笑有些少女的豔羨。

結賬時,李瑜先誇了老闆手藝好,然後問老闆要不要買紫蘇。

老闆名叫蘇紫,家中只她一人了,家租在破落的巷子裡,和幾家共用一個院子。

她以前也在院子裡擺了幾個木桶種紫蘇,但是鄰裡不好相與。嫉妒她生意好,生瘋說滿院子的蚊子,都是因為她種了野草吸引來的。

所以她後面只能去城外村裡自己找野紫蘇,但終究費時費力,不如買的方便。

老闆看了眼章有銀手裡拎的袋子,“有多少?”

章有銀把布袋子開啟,老闆一看十把都不到。老闆搖頭,“雖然新鮮,但是量太少了,我做紫蘇醬一次得五六斤。”這點零星的也不好開火下油做,也放一天就不新鮮了。

李瑜也不灰心,問老闆她平日收紫蘇嗎。

老闆這才瞧了李瑜一眼,她道,“收的,不過我這也是小本生意價格沒東市高。”

至於怎麼收,她還沒想好。是去村子裡收?還是繼續去集市要關門時低價撿漏。去村子的話,不說她要耽擱一天時間,進城門還得兩文錢。她一個姑娘家也是不敢獨自下鄉的。

李瑜道,“老闆要是收,我可以叫我男人定時摘來送您攤子上。”

老闆想了下,權衡利弊後報了個價格,“我去東市買都是一斤兩文錢。你要是這價格給我,我一次性收五斤。”

這是她一般趕在關市時,去菜農那裡買的價格。自然不全是紫蘇,還有一些其他雜七雜八的蔬菜,比如壓稱的豇豆、白蘿蔔等等買來都可以做醃製小料。所以紫蘇只是添頭,要真是單獨賣兩文一斤,估計沒人會賣,也沒人有這麼多。

李瑜覺得價格太低了。東市上兩文錢五把,這老闆給一斤兩文錢,一斤紫蘇要是五六根紮一束,怎麼都有十把。

五斤紫蘇估計得摘滿背簍,家裡種的那幾顆明顯不夠,還得去河邊找。這種生意也只能賣幾次。過了秋就少了,到了冬就沒了。

紫蘇醬有的人不喜歡吃,說聞起來像臭屁蟲的味道,但是有的人非常愛吃,覺得清香醇厚是點睛之筆。就跟香菜一個道理。

李瑜琢磨了下,見老闆娘案桌上還擺放著一個陶壇子,用白紗布蒙著。他剛剛見老闆是這裡面取的紫蘇醬。

想來老闆娘不僅將紫蘇醬做調料,還單獨售賣,不然怎麼一次都要不了五六斤。以及還要留能渡過冬天的存量。

“一斤四文。”

李瑜道。

老闆娘心裡自然有她的算計,和李瑜想的差不多。但一斤四文她猶豫了。

李瑜道,“進城門費還得兩文。這真不怎麼賺錢,純粹給孩子找個吃糖的生意。這四文錢,老闆一碗餛飩就賺回來了。”

老闆娘苦笑道,“錢哪那麼容易賺啊。我這一碗餛飩,不算半夜就起的人工,麵粉還都是白麵,只材料成本就三文了。一天能賣出二十碗還是運氣好,就這樣我房租攤位費……”

李瑜一直點頭應和,反正沒讓老闆話掉地上。

“既然你說給孩子買糖吃,那我們各退一步,三文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