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笑道,“單獨給吳嬸子留的,這仔姜看著嫩些,賣周府裡的都老些。”
吳嬸子心裡融融,沒多想到李瑜還專門給她留了。她沒叫李瑜給她留因為她對自己廚藝自信,也自信那黃婆子會搞砸,那剩下的生薑可不得讓她來做了。
這會兒李瑜給她留,情誼又不一樣了。
吳嬸子看李瑜是越看越滿意,“你賣她什麼價格?我一樣的。反正都是走府裡中公。”府裡雖然節衣縮食,但是可不限周老爺子。
李瑜道,“就是八十文。”
吳嬸子一瞪眼,肉疼道,“哎喲,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實誠!有錢不知道賺,地裡刨食一文都難,你真是老實過了頭,難怪日子緊吧過的窮。”
李瑜笑著沒說話。
吳嬸子看著他直搖頭,這會兒也只能用八十文買了。
吳嬸子直接掂量了下這株生薑,“多重?”
李瑜道,“一兩。”
吳嬸子也不說複稱了,直接給了八文。
等吳嬸子抱著南瓜葉包著的生薑回去,後面做了和黃婆一樣的仔姜爆兔丁。周老爺子吃光了一盤,另一盤心痛那仔姜絲,又食之無味,把黃婆子說了一頓,說她浪費錢,不如吳嬸子會買會做。
這時候,吳嬸子才知道這仔姜李瑜賣的是三百二十文一斤。
吳嬸子眼睛都笑眯了,這個小狐貍,看著真誠可憐的緊,肚子裡卻是彎彎繞繞的。這賣她八十文,可不是賣她個好,還不讓她知道。等知道的時候又驚又喜心裡還熨帖的不行。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此時李瑜還在等蘇紫忙完。
李瑜他們來太早了,來的時候其實蘇紫也是剛開攤子,攤子只她一人又忙不過來,收錢全靠食客自覺往盤子裡丟。
要下餛飩要招呼食客,還要收拾殘留下來的碗筷,擦桌子。小小的個子好像陀螺轉著不覺得累,但額頭也是滿頭大汗。
李瑜兩人等著,這會兒肚子也餓了。
但是他沒吃餛飩,而是叫章有銀從背簍裡取出煮熟的洋芋剝著吃。
背簍上的三布袋取下後,往背簍裡掏了掏,怎麼指尖碰到滑滑圓圓的。章有銀一看背簍裡,躺著兩顆白白的雞蛋。
“阿瑜,雞蛋!”
章有銀那神色好像覺得很神奇,他家的背簍會生蛋!
李瑜倒是一愣,而後想到後半夜孩子生火的動靜,想來是孩子們煮了雞蛋偷偷摸摸往背簍裡塞的。
李瑜心頭一熱,把兩個雞蛋一碰敲碎了。剝著雞蛋殼,章有銀就雙手合著用手心接住,像是怕掉似的。李瑜忍不住笑,笨笨傻傻的有些可愛。
兩人吃了雞蛋洋芋,又喝了水,嗯,這水一喝也是甜的。
李瑜只覺得心裡都甜滋滋的了。
這會兒早上的日光不熱,落他臉上襯的面板白皙近乎晶瑩的亮。
章有銀看著看著差點被口水哽了下。
在李瑜看來時,他立馬做錯事一般的低頭,那麥色的耳根子都紅了一片。
阿瑜說白天不能盯著他看的。
李瑜當做沒看見他那樣子,背後聽見開門動靜,回頭一看是醫館的大門卸下了門栓,大門嘎吱開了。
李瑜等了片刻,等灑掃過後,他才叫章有銀拎著兩布袋藥草進了醫館。
小縣城醫館和藥材鋪子沒分那麼清,醫館裡一般也只一位坐堂大夫。抓藥看病都在大堂裡解決。
李瑜一進大堂,就有小藥童前來問他看診還是抓藥。
畢竟李瑜一看就是病秧子,還是一眼看就氣血兩虧很嚴重的那種。
李瑜環顧大堂一週,大堂裡安安靜靜的,沒有病人。以前那摳搜掌櫃正在一手撥算盤一手提筆記賬,新坐診的小大夫看著二十幾歲,瞧著和王老大夫有幾分像。行醫一般都是家族傳承,想來也是王老大夫的晚輩。
醫館太冷清了,上次也沒見病人,他五六年前來時,還有百姓看病。這會兒,外面戰亂越打越久,雖然百姓相信朝廷百萬雄軍外加此地還真少有戰亂,一切正常過日子。但也是有影響的,老百姓有個頭疼腦熱都忍著了,勒著褲腰帶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