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裡裝野菜漏水,滴滴答答的,等水稍幹後,四人兩兩抬著去虎仔家了。
還有兩天成親,虎仔家很忙,趙蘭鳴和李瑜都在幫忙剪囍字貼窗花,家裡裡裡外外都要除揚塵打蜘蛛網。
把在虎仔家焯水的艾草倒入洗幹淨的石缽裡,就是那個打餈粑的石缽,又拿棒槌一下下的把艾草捶爛,徹底變成一缽綠汪汪的汁液。
吳嬸子走來見他們已經開始捶了,不由地操心道,“艾草只要尖兒嫩葉吧,不然顏色口味就不好了。”
這個章崢自然知道,章有銀以前就做過青團,但是不太好吃有些苦,是糖放少了,顏色還偏黑,後面發現是帶著梗的原因。
吳嬸子這青團方子,據說去年做了非常好吃,所以章小水才很遺憾章崢去年沒吃到。
吳嬸子見小子們捶打的差不多了,拿勺子把汁液舀出來放在包袱簸箕裡過濾汁液,一邊做一邊說訣竅。面不能和稀,油也不能放多了,不然蒸的時候要塌了。還得摻活水磨的糯米粉,這樣冷了也不會硬,口感還是很軟糯的。
就這個青團方子,吳嬸子給皂莢巷子的街坊都說了,可拉了一波好人緣,她每天抱著團團四處串門,受歡迎的很。
蒸熟後的青團,清香肆意,趁熱刷了一層熟的菜籽油,這樣放一起也不會粘黏在一起。一顆顆裝木缽裡,給三家都分二十五顆。
章崢正在分揀,章小水給他餵了一顆,然後滿眼期待的望著他神情變化。章崢眼睛一亮,艾草的清香濃鬱,好像吃了一口春天的軟糯清甜,難怪章小水心心念念要等他回來吃。
“很不錯。”章崢說完看了眼門外劈柴的章有銀,小聲對章小水道,“比爹做的好吃多了。”
吳嬸子滿臉得意笑意,石墩見不得他們黏糊糊的,“誇人家就大聲點嘛,真小氣。”
兩人就笑,大聲誇奶奶手藝面點一絕。
三人每人端著木缽去給每家送去,章小水送周家,路上碰見小月牙捧著木缽帶著丸哥兒。
他們是來送喜餅的,喜餅貴重,只自家親友得吃,周家是三家每家十個,其他人家每家四個,寓意十全十美事事如意。
丸哥兒手裡舉著餅子,只想拉著章小水一起吃喜糖喜餅。
剛剛出爐的可香可香了。
章小水彎腰吃了一口,是很甜很香,是雞蛋麵粉和花生油蜂蜜做的。
章小水去周家送時,周圓柳桑周青山夫夫都在屋簷下系紅綢,這紅綢不是買的,章小水成親那時候也是租的,帶著一對大紅燈籠,一天六十文。
村裡人成親,還真不怎麼興這個,不過從山狗村開始,後面周邊村子都開始興了。
只是這份錢,主人家捨不得出,也不知道哪個精明人想了個名頭,這租紅綢的錢是要舅舅和姑姑姨娘那邊出,牆上扒一張紅紙,將出錢的親戚名字都寫上去,再寫套路祝賀詞。
這樣可不就是皆大歡喜,新人和親戚們都有面了。就是心疼捨不得出錢的,這樣分攤下來也沒幾文錢了。
周圓掛好紅綢確保屋簷下兩邊紅綢弧度都相差無幾,扶著木梯下來,就見章小水端著木缽進了院子。
周圓道,“嚯,這麼多青團啊,翠綠圓圓的,比我老家市面糕點鋪子做的還好看。”
田幸道,“那不是,吳嬸子的手藝可是周家太太都惦念的,這麼些果子糯米粉白糖都五斤以上了,可不得好吃嗎。”
柳桑拿碗撿了十個喜餅,兩個青團,叫田幸送隔壁孫傲梅吃。
田幸自然是笑得歡喜,這種事他不好直接提出來,但是每次姆爹有好吃的,都會叫他送孃家吃,從來不會讓他為難。
田幸把點心端去孃家時,正好趙麗花也在,兩人剛從山裡摘水筍回來,趙麗花背了一袋沉甸甸的,就在孫傲梅家裡歇腳喝口水。
天不熱,但上山也是出了一頭的汗,趙麗花撚著手指從腰間小心地抽出素白的棉布手絹,故意在孫傲梅面前擦額頭,想炫耀這是山子從城裡給她買的講究貨。
孫傲梅還真看了一眼,不過話還沒出口,趙麗花也見田幸來了,第二眼就看著那印著大紅喜字的喜餅,好奇道,“這囍字是咋搞出來的?”
田幸給趙麗花遞一塊道,“是紅曲米炒熟研磨成的印泥,之前章家成親的時候買了個囍字印章,喜餅烤熟出爐時,再戳上就成了。”
趙麗花手也沒洗,就拿幹淨的手絹包著,心想只見過大米小米黃米,紅米是什麼,這麼講究,大咬了口小小一嚼,還真噴香的。
她又看像那青團,是叫青團吧,反正她老家和華水縣是不吃這青果子的,一聽艾草做的就苦哈哈的。
孫傲梅也把青團分趙麗花一個,趙麗花見一共只兩個,有些不好意思拿,並且也真不想吃。瞧著就綠了吧唧的,不免想到逃難時啃樹皮吃樹葉那折磨日子,連連擺手,只覺得嘴裡都泛苦膽汁。
田幸巴不得趙麗花不吃,他娘就吃兩個呢,這東西做起來麻煩原材料還這麼貴,華水縣更沒有賣的。
孫傲梅道,“你剛沒聽說嗎,白糖糯米粉都起碼五斤以上,就這好東西還是章家送來的,你不吃我就都吃光了。”
趙麗花一聽這麼精貴,又只兩個,見孫傲梅還留給自己,心裡感動一番,“等山子靠得功名後,我請你下館子去。”
孫傲梅笑著說自己記得了。
兩人拿著青團看了又看,問到一陣軟糯清甜的香味,一咬果然好吃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