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輿圖,把周圍各縣的地形以及安定江,甚至鐵錘山外圍都實地勘測摸索了一邊。
身邊還帶了兩三個精通水利工程算計的水文官,其中一個還是從安市縣借調的。
遼東地形多丘陵河流沼澤,很多需要設伏擊的地段都在山谷河灣處。
北風呼呼的刮,一行人在安定江上游一峽谷處停留。
江面冰封,還有好些百姓拿鑿子鑿開冰面。
南方人哪見過這場面,跑去湊近一看,一米厚的冰窟還不見江水,岸上堆了好些冰凍的魚蝦。木瓢一瓢瓢地挖出冰凍的魚蝦,那就跟澆水似的往冰面潑。
這看得人心火熱的很,虎仔問村民,“冬天都凍死了,來年開春還能活啊。”
石墩覺得他白問,等來年開春看有沒有魚就是了。
村民笑道,“有的能活有的不能活。”
章有銀倒是若有所思,“大爺,你們村有能在冰面下游泳的嗎?”
“能啊。就是很危險,冰面下光線弱,很容易遊歪,看不清方向找不到出口。要綁著繩子在身上才安全。”
章崢問道,“冰下這麼冷,你們還下冰面捕魚?”
村民搖頭,“人不下去的,我們是冰下走網,用十米長的木杆繫著繩子,穿過一個個挖好的冰窟窿眼,在出口方向控制收網,放三四天就一大網。”
這倒是奇異,幾人以前聞所未聞。
苦寒之地也有寶貝啊。
這魚這冰面,玩起來妥妥的吃喝不愁啊。
一行人又沿著江岸行走,章有銀指著寬面江肚口道,“這再上去,輿圖畫的是湍急峽谷彎道的上游了,這裡解凍開冰時間比安溪城那段窄江面要晚多久?”
一書吏道,“晚個十五到二十天。”
章有銀道,“如果在此處築壩,可延長下游冰封期多久。”
書吏說要回去計算。
章崢微微思索便明白了,一旦高句麗渡江而過,繞過一道小山丘,便能一馬平川到安溪城了。
安定江是安溪城的重要防線。
舅父是想以冰為盾,以水為兵。
要是高句麗大軍過江,就卸壩沖走過江的人。不管下游江面是冰凍的還是解凍的,只要上游堤壩蓄水足夠高,那洪水便能將敵軍淹沒。
可是在冰面修堤壩,怎麼能蓄水?
難不成在冰面下修堤壩?這怎麼可能?
章崢沒問,決定回去翻翻兵書再看看。
而且修建冰壩,也是一大筆錢。
安溪縣這錢也花得快,之前去其他縣的馬行,買了兩百匹戰馬。普通馬匹不能上戰場,會驚慌失控害怕血腥氣味,經過訓練出的戰馬價格就昂貴,耗費了近一萬兩。
販賣戰馬是殺頭的,這邊境馬行還能私下湊出戰馬,很多是從高句麗那邊走私過來的。
還有買了很多火箭、弓弩、長矛、大刀,也是大筆錢。顧長儀送來的,是箭矢和鎧甲。
林林總總湊下來,總算是確保每個民兵都有武器了。
還從兩千民兵挑選出精幹,訓練出一支五百人的騎兵。
估計現在賬面上不足萬兩。
章有銀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有些頭疼,沒錢都是白想,但冰壩必須得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