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都是小事,可這成親的大事是一輩子的。
是永遠會拿出被別人比的。
但是他們家給不了周小溪這樣風光體面的席面和彩禮。
章家昨天其他幾個村子來四十多戶,每戶都拖家帶口的起碼三四人,大米飯蒸了三個甑子,去了三百斤大米。
尋常人家哪捨得這樣吃,混著雜糧看怎麼吃,緊吧的吃四口之家撐半年都沒問題。
臨時來客,換做他家穀子都來不及舂米,苞谷面也來不及碾,但是章家平時就吃白米,所以囤了三百多斤白米。
米飯就去了二兩多,葷菜吃了半扇豬,雞鴨魚肉兔子等加起來也二兩多,素菜不值錢,但是調料貴,加上柴火,整個席面辦下來得過五兩了。
村裡隨禮有的是二十文空手,有的是十文加一塊臘肉,還是豬頸肉沒油水,短的,提這個走親戚去都會被數落吝嗇,但來章家是剛好的。
章家還回禮兩個雞蛋就是三文了,散喜錢兩百文,粗粗估計,總開支七兩,禮金不算他們幾家的,估計摺合下來頂多八百文。
這席面虧得大,沒看其他村人回去都吃得一嘴油,各個都眉開眼笑揉著肚皮回去,兜裡還揣滿了花生瓜子。
單單席面就虧了六兩多,豆腐磨坊一月能賺三兩銀子都是生意不錯的。
生意沒以前好了,會做豆腐的有幾家,豆腐三文一塊了,以前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做六模豆腐,丟擲成本,一月能賺個三兩銀子。
但是現在豆腐會做的多了,一個月基本都是二兩不到。其他腐竹,十五文一斤和香幹巴掌大五文一塊,客源穩定,和水豆腐加起來能純賺三兩。
一年能有三十幾兩的營生,在村子裡算富戶了。買糧花錢,穿的布料和吃的葷腥,家裡沒少孩子的,一年能攢十二三兩都不錯了。
所以哪捨不得這麼辦席面。
就吃的,得消耗兩三個月的辛苦錢。
其他大頭的彩禮傢俱等等誇張的驚人。
地主家婚嫁不外乎如此。
就連趙氏那挑剔的人,昨天在章家也是看的眼前一亮,吃的心滿意足,還叮囑石墩,他家趙天天也要這樣的風光體面。
所以柳桑才怕周小溪有落差,他家沒這樣的家底也不會打腫臉充胖子。
他家孩子也多,老大周青山的婚事辦的很潦草,不說給周小溪風光辦,就是正常辦,他也怕田幸有意見。
一碗水要盡量端平,給周小溪辦婚事,添彩禮時,還得給丸哥兒準備一份全當彌補田幸的。
柳桑道,“你們三月初的親事,”
他話還沒說話,周小溪就道,“要風風光光的辦。”
柳桑一下子語塞,有些不知道如何開口,他自然也想風光辦的。
不過確實要風風光光的,虎家給的聘禮是二十兩,陪嫁怎麼都要十五兩了。再說周小溪每月交公一兩銀子,拿出十五兩成親,也是他自己的錢,相信田幸不會有意見的。
周小溪道,“錢我自己出,不用家裡的,畢竟哥哥成親的時候家裡就沒怎麼辦。我這有十三兩,就用這個錢辦親事。”
十三兩銀子買傢俱彩禮加上席面,這在村裡也是大辦了。在別的村子也是中等挑不出錯的。
柳桑驚訝,然後道,“你怎麼有這麼多,你都已經交公一半了。”
周小溪撓頭不好意思道,“去年五月份跟師父去城裡,每月刺繡能賺二三兩,我只給家裡交一兩,其餘我自己攢著成親用。”
柳桑沉默半晌,“那我再把你之前交公的拿出來,再添十兩,差不多四十兩,足夠了。”
周小溪道,“不要,之前交公的就是我孝敬你們的養育之恩,成親的錢就用我手裡的。”
柳桑嘆氣,“那我得和你大嫂商量下,看他怎麼想的。”
柳桑信得過田幸,周小溪成親,不可能不用公家錢。
柳桑把田幸喊來說這件事後,田幸羞赧的很,為他昨晚翻來覆去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