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章 木頭

吃完飯,開始搭牛棚。

老木匠轉了一圈,看見後屋簷的豬棚旁邊,整整齊齊堆著一根根木頭,粗的有大腿粗,細的有男人胳膊粗,都分類整齊的堆好,那一圈圈年輪圈口看著十分惹他這個木匠心癢。

有杉木、松木、樅樹、樟樹、柏木等等,無一不是上好的料子。其中還有梨花木雞翅木,他們木匠看到這些比看到婆娘還親。

張大郎也驚地脫口而出,“偷這麼多木頭。這得每年冬天都進山偷吧。”

老木匠回眼瞪張大郎,心裡想著就成了,怎麼好當著人家的面說出來。

冬天進山偷偷砍樹,基本是每個村民都會幹的事情。誰家要是不幹,還會被說孬種沒用。偷個樹,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唯一罵天罵地的就是這山的戶主了。

可得了乖巧就別喊倒黴了,誰叫他們少數人有山,大部分人沒山呢。那真是沒分口分田沒趕上好時候,在上一輩的時候挨著他們附近的山就被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山頭沒個關系哪能分到你頭上。而新朝成立後,土地都沒變,只衙門胥吏帶著裡正重新測量了一番上報了個數目。他們這些老百姓最開始還以為新朝要重新分田分地,喜的喜憂的憂,結果什麼都沒變。

章家沒山,這些木頭不是偷的,難不成是買的?這裡根根木頭都能做頂樑柱,一根最便宜的松木少不得五百文往上走。

還刷了桐油防蟲,一個蟲洞都沒有!

這一算,這裡起碼有三十根了,這不得二十幾兩啊!

但這旁邊就是兩個獵犬的窩,怕是沒人敢偷偷摸摸來的。

老木匠那臉色變了又變,垂涎不已,老木匠見這種扯皮的多了,此時好心道,“這麼些木頭,要是你家修房子,山主人找來對峙,怕是有麻煩,以前就有這個例子……”

章有銀笑著打斷道,“我家沒山,是買的梨花村,黎大山的。”

章有銀一說,老木匠就知道了。那黎大山逛窯子進賭坊,把家底全掏空了。那幾年新朝還沒成立,賦稅重家家日子難熬,黎大山還要賣樹。

價格也是便宜的,不論木材,一根兩百文,但飯都吃不起了誰要這樹。

老木匠心動,但不說沒錢,他兩個兒子還在戰場上沒回來,買這些樹做什麼,做棺材板嗎,很是不吉利,所以老木匠也不要。

最後那黎大山被逼債的嚇怕了,低價說誰出十兩銀子,他家山頭二十年以上的樹隨便砍。

可誰家有十兩?村子裡一文都是寶貝難賺的,即使有十兩那也都是棺材本。

那會兒章小水九歲,家裡種了半畝姜,李瑜吃藥費錢,章有銀手裡存了四兩。但他聽見這訊息,立馬找周圓和虎家借錢湊了十兩。

周圓和許桂香都勸章有銀別買。家裡白米飯都還吃不上,兩畝水田收成不夠完稅的,僅僅靠著種姜和打獵維持日子,欠債誰敢想?村子裡一旦欠債了,那這輩子就完了。種田又不能暴富,老天不賞臉只會讓田裡顆粒無收家破人亡,要說家裡欠債,那往後十幾年都勒緊褲腰過日子。

外加那時候外面還在戰亂,誰都不知道未來是怎麼樣的。

有錢都緊著囤糧食,誰會囤帶不走的木頭。

但他們見章有銀意絕,覺得自己該勸的都勸了,章有銀還是要借,他們也借的爽快。

這會兒十兩進山砍回家的木頭,一根最便宜的松木沒個半兩銀子問都不要問,更何況裡面還有少許名貴的木頭。

老木匠眼熱又佩服道,“你這後生有成算的,你當時怎麼就敢買了。那可是十兩啊,要是仗打到這裡不全白費了。”

章有銀自然知道仗不會打到這裡的,他們這地帶的刺史早就暗地歸順了新朝,果然後面新朝成立後,華水縣那無德功績平平的縣令還升遷了,據說唯一的功績就是安頓了流民。

退一萬步來說,即使刺史沒叛變,亂仗也不會打他們這裡來。要糧草補給沒補給,要人沒人,反倒是這邊的山匪還猖獗。

章有銀只給老木匠說是瞎貓碰見死耗子,就看著便宜湊錢買了,想今後修屋子用。

結果現在物價上漲,他這十兩的木頭起碼翻了兩三倍。

張家父子摸著木頭真是眼熱啊。

張大郎張二郎紛紛埋怨他父親沒眼光,這麼好的撿漏機會都丟了。

老木匠瞪眼道,“換做你們捨得錢?花錢買了一大家子喝西北風?你以為借錢買就好借?你家親戚誰願意給你借錢?”

“就你家兒子去你大伯家吃一口飯,那人家轉頭就到處說吃的多,還改天把自家孫子放咱家吃回來。”

程武見張家這模樣,頓時對章有銀熱淚盈眶道,“老大!你是我一輩子的老大!”

章有銀道,“是你一輩子的飯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