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4章 朝他奔跑

老木匠仗著輩分大,還能調笑吳啟河這次是為了章家穿了短打,哪次看他不都是長衫白底黑鞋面。

吳啟河也笑,說章家修屋子是一定要來幫忙的。

恰好最近縣令在忙京城的事情,翻閱了歷年裡正報給衙門的人口變動數,要統計哥兒、婦人什麼歲數生的孩子,夭折機率等等,反正都是忙紙上的東西,不需要下鄉走動。

吃過早飯,一村人幹勁兒滿滿的去拆屋子了。

拆屋子要先選幾個身手靈活輕便的男人搭著木梯上屋頂,用鐮刀把茅草一捆捆的割下。這茅草下面都糊了層摻和麥稭的黃黏土,裡面翻的時候還翻出了一窩老鼠。

李三笑道,這老鼠今後可不能在屋光瓦片錢就快十兩了。

眾人都說那可不是,這新屋子指定修的光溜溜的,老鼠沒地方打窩了。雖然是誇張好聽的話,但是氣氛在那兒,說說笑笑的一片喜氣熱鬧。

男人在屋頂上拆茅草,女人就在下面接茅草或者扶著木梯,不一會兒茅草屋頂就掀完了。

這掀開屋頂的屋子看著好陌生,章小水從這裡出生到長大,這會兒見屋子被掀開“頭蓋骨”心裡還是不捨,但更多的是高興和對新屋子的期盼。

到下午的時候,黃土牆壁徹底被鎬子、大錘一錘捶推倒,這些老舊的黃土堆成堆,到時候會鋪在新屋地面上,反複夯實平整。

原本覺得挺小的屋子,一下子變成光禿禿的地面了,顯得格外大。生活過的痕跡逐漸被灰塵淹沒,曾經牆壁上他和章崢拿刀劃出的印記都成了粉末。

章小水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但也忍不住想章崢要是在就好了。

讓他哥好好看看,那個土磚的“崢”字得到了好多村民的誇誇,都誇他厲害,六歲就會寫這麼複雜的字了。

地面上用石化劃了好些線條分成了格子框框的,章家後面是土坎不能往後面蓋,右側是牛欄,也捨不得動,前面是鋪好幾個工的“平安喜樂”鵝卵石院子,也捨不得推。那新屋子想要擴大屋子就只能在左側,原本雞圈水渠那塊地加蓋了。

村民分工兩撥,一撥挖地基,一撥進山挖黃黏土。

一般地基半丈高就是已經足夠了,即使章家這地下土松也夠了,但是章家挖了半丈有餘。眾人就知道了,這是存了今後加蓋二層閣樓的可能。這在村子裡少有,蓋閣樓什麼的,都是城裡人才有的。

村子裡人不敢想,但是都覺得章家今後日子只會越來越紅火,這還是有打算的安排。要不了幾年就興許實現了。

黃黏土和好後,就放四面的框槽裡,用磚模壓板反複打壓,出來的黃土磚硬實,四四方方約莫一寸長寬。最近天氣好,曬個四五天後,就可以用石灰、黃黏土、麥稭葺牆面了。

等土磚曬成土紅色時,房屋的屋樑架子也立起來了。

那木料都是上好的,看得村民都羨慕的很,所以還是章有銀有打算安排,幾年前就低價買到手了,現在這些木料蓋房子綽綽有餘,四梁八柱的用料刨出,還剩有二十幾根木料。

這完全可以做一個木屋了。

華水縣這裡不比北方,這裡雨水算多,潮濕,還是木屋管的久。

要是他們有木料指定是蓋木屋子了,黃土屋十幾年就要重修,但是木屋子傳三代都結實。

不熟的人不好問,熟悉的人不用問。

章有銀這麼打算,自然是手裡銀子不富裕,不想在修屋子上花費多的,但是當前又不得不圖個好住處。

瓦片用了十兩,刷白牆裡牆外的石灰、粗糠麥稭等一起三兩,請人做工半月,自己家殺了一頭年豬,一百三十多近重,吃的只剩一條豬蹄留著等章崢回來吃。其餘的米飯雜糧油鹽等,算起來一兩多。還有老木匠三人的半月餘的工錢,約三兩。

這屋子蓋成,花了十七兩左右。

老木匠回到村裡和村民擺龍門陣。

小井村的人都不信,又不是什麼青磚瓦牆,要十七兩。

老木匠道,“你們去山狗村看看就知道了,章家牆面裡面都刷白了,外面土磚發紅好看,我建議章家就保留原色,就是院牆都刷白搭了瓦片,那真是紅牆青瓦,白院牆。木窗、橫梁都雕了花紋,地面還用石灰混著沙土抹平,還專門修了一間洗澡的,嘿,我們鄉下人哪有洗澡的,不都是女人在灶屋洗,男人孩子在院子裡洗。我看這十裡八村沒這麼好看的,就是人家的青磚瓦屋都沒章家好看,怎麼好看我說不出來,就是好看,一看就舒心。”

有人道,“那房子好看嗎,我看你老木匠是羨慕人章家和和美美的,不像你家整日雞飛狗跳的。”

這話說的,老木匠就要瞪眼罵人,“誰家過日子不磕磕碰碰的,就是一個嘴巴那上下牙齒也有相互磕著的時候,你們敢說自家日子就沒矛盾?再說,我家春妮兒現在能賺錢了,上次賺了七十五文!一家人都歡歡喜喜的,不那像你們說的那樣天天吵。”

眾人一聽春妮兒短短一個月時間就能賺錢了,這又是驚奇又是眼熱。有的人家以為刺繡這東西要學好久,學成都嫁人了,自家嘗不到甜頭就不瞎折騰,這下都動了心思。

老木匠哼了聲,瞧他們那一個個盤算的樣子,說李瑜現在有孕了,沒精力收孩子的。再說不是人人都有春妮兒這天賦。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