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有銀一邊卷餅一邊笑著寒暄,“你家媳婦兒竟然讓你出來了?莫不是背地偷偷來的。”
中年男人嘟嘟了句說啥丟面子的話,但隨即一副威風凜凜的模樣道,“她這人就那樣,上趕著給她吃,還三催四請端著架子,還不讓我天天出來吃說浪費錢。等你家不出攤了,她又天天說這不好吃那不好吃。我這可不是把你給盼回來了。”
他其實不知道章家今天要出來,但是說的休息兩天,都已經五天了應該回來了,他就每天繞兩條街來看看。這一看終於看到了。
他點的是兩份六文和七文的,章有銀今天給他全做成了八文的。可把男人高興的不行,一口一個老章夠意思。
章家一出攤,原本其他家生意還行,這下都跑來這裡買了。
雖然其他家便宜一文錢,但是那味道就吃不滿足,微妙的遺憾吃完越覺得膈應,所幸就多花一文錢吃章家的了。
但就是章家生意好,排隊要好久,尤其人家還是現炒的。這大冬天排隊還真是怪冷的,耳朵都要凍掉。
可排著隊發現還挺快的,走近一看原來是章家父子都在卷餅。
以前的木格子食攤換成了鐵板鐵格子,裡面盛著炒好的小菜,熱氣呼呼的,在黃燈籠的光暈下色澤鮮亮,浸著油光,瞧著就有食慾,一旁還放了個小鐵鍋煎肉卷,撒上白芝麻刷上辣醬香的不行。
原來換成了鐵板食盒子,沒現炒了。這倒是好啊,不僅兩個人卷餅快很多,且少了柴火嗆人的煙,這會兒板車底下的爐子怕都是用的炭火。有好奇的食客走後面蹲下一瞧,爐子封口了紅旺旺的,應該是炭。
沒多久,章家準備的東西就賣完了。
等小孫同學趕來時,章家父子在收拾食攤了,小孫同學耍了脾氣,本就是家裡嬌貴的少爺,這會兒非要章家父子重新開攤給他做一份。
都說是府城來的吃食,很好吃。
他可不得要試試。
章有銀說沒食材了,小孫就說要跟著去他們住的地方,那裡肯定有。
小孫同學說著話,眼睛是一眨不眨的看著章小水。五日不見,小水哥哥好像又變漂亮了,雪白的圍脖襯得他格外好看,小孫同學想,這應該就是膚若凝脂,面若芙蓉色了。
章有銀看了小少年痴痴的模樣,琢磨出來了,醉翁之意不在酒。
章小水沒看出來,一向對感情遲鈍的他只對善惡意敏感,顯然小孫同學是善意,雖然有小性子,但只想吃他家的小吃,是好事。
章小水點頭,“那行吧,你跟上。”
小孫同學立馬腆著臉笑道,“小水哥哥真好。”
章有銀心想,章崢估計很不好,哈哈。
半個月後,臘月二十三,還有一天就是小年。
是個大晴天。
山狗村的人也要出門辦年貨了。
大人沒去,他們忙,白天去章家摘烏桕搓蠟泥,晚上還得點油燈鞭炮火,一天下來能賺三十文。李瑜提醒他們晚上點燈編炮火小心火燭,沒人當真,又不是三歲孩子,都是大人有分寸的。
但李瑜還是給他們每家發了透明的糙紙來糊燈盞,村裡人大多數也學乖,有的就不信邪,覺得糊了紙擋光亮,麻煩的很。他們編了這麼些晚上也沒事。
劉翠翠就是那懶人,熬漿糊還得費米費柴火的麻煩。
劉翠翠一向比較摳門,這次辦年貨倒是特別大方,給了張二郎五十文,要他看著點買。其實也沒多少,鹽醬醋茶,一點孩子零嘴糖果瓜子,再給李大郎買根新的頭繩,這錢就不夠用了,還得張二郎自己添錢。
不過張二郎進山賣山貨又在章家賺了些錢。
不至於過年的錢都拿不出來。
張二郎和李大郎出門時,還問王二郎他去不去。
王二郎想了下,他想去,還沒進過城裡。
上次見章小水穿那麼好看,他想城裡的人是不是都這樣好看。
翻箱倒櫃也找不出完好的襖子,最後翻出他孃的青布襖子隻手肘處打了個補丁,但這已經讓他很高興了,比胸口前面好,手肘還能遮掩不容易看出來。
不過,村裡人誰衣服上沒補丁,他也沒有很不安。
他也想他爹孃了。積年累月的打罵壓在心頭,甚至逼死他的那條河,他都不敢再去。可就是那麼矛盾,他恨他們,但也想他們擔心他們。原來一切都會應了旁人說的那句“即使千錯萬錯,他們也是你爹孃啊”。
他是個心軟的懦夫。
期待他爹孃出獄後看到家裡的改變,看到他的成長,村裡日子都在變好,他爹孃出來也可以變好。
冬天冷,也不知道牢裡怎麼樣,還得帶些衣物襖子送去。襖子也沒得挑,他又把身上的青布襖子脫下來,這是要給他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