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章家以後生意做大,就是收個幹貨瓜菜什麼的,那也方便啊。
這種想法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在村裡流傳開了。
所以都盯著喜事呢。
問一圈,都不知道這親事還成不成,有的村民甚至想,是不是人章家在城裡辦的,沒在村裡搞,畢竟人家不是在城裡買了鋪子?
有的村民堅持說沒看見章家小子幾人回來過,應該就是還沒回來。
說來說去,掰扯不清,便跑去問小錢氏。小錢氏總該清楚的,人家閨女現在也在城裡呢。
聽小錢氏說,每月都能賺四五百文,今年冬衣都是春妮兒出錢置辦的,小錢氏吹的面色紅光看得人牙酸。
當初對春妮兒去學藝,大家都不怎麼看好,這不是給旁人家養女娃嗎,落得的好處又不在孃家。
哪知道春妮兒這麼孝順有本事,瞧小錢氏穿的新棉襖就是暖和厚實,那手心都熱紅烘烘的。
現在讓村民更加眼熱的是,小錢氏搭上了章家的門路,那今後有個事情,都不至於到了絕路。
甚至有張家的親戚問張二郎,能不能把自己孩子也送去章家學手藝,給說說人情,說不定就收了。
張二郎被親戚捧得飄飄然,真以為自己是什麼有本事厲害的人物了,轉頭就給小錢氏說把親戚家的小哥兒送章家去。
還說春妮兒那時候笨笨的,送一回就收了,親戚家的小哥兒聰明的很,章家肯定收。
小錢氏氣的拿刀砍張二郎。
窩囊的男人永遠看不起她生的種,旁人放個屁都是香的。
以前她指望張二郎手藝養活孩子,現在有春妮兒拉扯,她脾氣也能硬氣來,對男人非打即罵。
自家幾個小哥兒都不好意思開口送章家,男人倒是一門心思幫別人家孩子,真是好打算。
小錢氏心裡有一杆稱,她是想把孩子都送去學手藝,但是帶學徒累,還不如叫春妮兒多孝敬孝敬李瑜,等春妮兒自己出師後帶弟弟妹妹們。
今年家裡賺錢了,年節送禮要豐厚些,剛好章家沒在村裡養雞養豬,送兩只雞,半扇豬是要的。
按理說學徒三年前賺的都要教給師傅,但是李瑜不要,小錢氏只能把年節禮信準備豐厚些。
章家過兩天就要辦喜事,小錢氏打算提前把東西送去,也省得章家再買肉了。
小錢氏在家裡忙著捉雞,竹竿上吊了幾根蚯蚓,等雞啄蟲時,拿著籮筐一罩,就成了。
剛捉好雞,就有幾人上門來了。
紛紛問小錢氏,章家喜事。
“沒信兒啊,是會在山狗村辦的。”小錢氏道。
這下村民七嘴八舌鬧開了。
“哎呦,那這個咋搞,只能看後天章家動靜了,要是放炮火了,咱們就去。”
“章家種姜賣吃食賺錢啊,估計得有個三百多兩了吧。”種姜賣的錢是瞞不住的,都是種地的,一估算就知道大概了。只是不知道食肆生意進項,但是聽人說也是很紅火的。
“我看走鏢還是差勁兒了些,都說富留原籍窮走他鄉,能在本地討生活,哪還會去幹走鏢營生,聚少離多危險的很,這下連婚期都趕不來了。”
“哎呦,婚期可不能耽誤吉時,要是趕不回來,就是老天爺刻意阻攔不同意親事,不吉利啊。不過可能也會抱公雞成親吧。”
“這走鏢越說越不好。”
“是啊,走鏢都是刀口上舔生活,還是比不得種姜開食肆輕省放心錢多。我以前看兩人般配,現在看,到底是章小子配不上他弟弟的。”
“就是,我看章家哥兒現在怎麼看怎麼好,幸好沒嫁給鄭耀祖。我看這十裡八村就沒人配得上他的。要樣貌有樣貌,要手藝有手藝,脾性也是出挑的。”
村裡已經有好些人家開始把自家哥兒往章小水這個方向培養了,但學手藝沒門路,養脾性也沒環境氛圍,哥兒還同女娘一般抬不起頭,被男人壓著。
“哎呀,我看這門親事老天爺都預警了,我是章家,就不辦這喜事了。章哥兒那條件,就是嫁縣太爺也配的。”
“哦哦,縣太爺就是年紀大了點,生得不也差,我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