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章 通水

還是章小水看到李瑜才興奮招手。

李瑜走近看著大石頭,也不知道孩子們是怎麼爬上去的,往背後瞧,才發現是一塊石頭壘著一塊石頭墊上去的。這些孩子為了佔據高位也是拼命。

李瑜也能理解孩子們看新奇熱鬧的場面,他小時候為了看水車就栽河裡了。一有時間就跑去田間踩水車,再後來,他家還安置了耕牛車水,還怕雨水侵蝕水車打濕牛,還修建了個棚子。自己與一幫同齡人一樣,最喜歡看耕牛轉盤的。

為了防止牛在反複轉圈後頭暈腦脹,或者在勞動中“走馬觀花”開小差。先要給它套上一副牛軛頭,再用粗布蒙著眼。

家裡那水車軸長七八米,遠比這個水車大,水量充沛時可以灌溉三四百畝田地。

“咦,阿爹,他們幫竹筒的繩子怎麼不用麻繩。”章小水注意到這個細節好奇問道。

“麻繩容易腐蝕沒有棕繩耐久耐磨硬度強。”

“阿爹,安裝好了!但怎麼大圓軸沒動呢,不是說水車遇水就轉嗎?”

“因為剛安裝好啊,水車底部用兩條木棍別著圓軸,讓它安裝的時候水車保持安靜不動,現在木匠師傅取了就會動了。”

山子聽著李瑜耐心的解答章小水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不由地羨慕。但凡他多問一句,他爹不是罵他笨就是嫌棄他多嘴礙事。章小水命真好。

“水車動了動了!”章小水歡呼道。

這會兒石頭上的孩子們、河邊的村民等都目不轉睛的看著水車,好像見證一件大喜事的發生。

老木匠一邊叫人把水車底部的剎車軸取掉,一邊叫人把上游攔著的河壩挖開,流水霎時嘩嘩傾瀉在水車上,河水沖過來會推動刮板,水車似接受到指令一般,水車上二十四根輻條,像車輪似的轉動起來。

輻條的頂端都帶著一個刮板和竹筒。當刮板帶著竹筒轉到水裡時,竹筒就會裝滿水。隨著水車的旋轉,竹筒會被帶到高處傾斜,河水就流到專門的合抱水槽裡,水槽裡另外鑿了六個口子嵌入竹管,水槽裡的水就順著竹管流了出去。

老木匠又除錯了角度,確保竹筒澆出的水都進水槽了。但是水車發出的嘎吱聲啞澀僵硬,像是要隨時散架似的,村民不免有些擔憂。

吳啟河雙手背後背,對村民道,“別急不是大問題,等會兒上點木炭粉潤滑主軸就好了。”

有村民道,“村長連這個都懂,真是能幹人。”

章有銀也立馬真誠道,“是啊是啊,有這樣的村長是我們福氣。什麼都懂,哪有什麼是村長不懂的。”

村民已經開始誇了,吳啟河揹著手聽著章有銀誇,已經微微昂著下巴給老木匠提建議了。

“木匠師傅,這水車嘎吱聲太僵硬不動了,是不是你開始的榫眼鑿小了不契合,或者中軸缺了點潤滑油。”

不知是河水呼啦聲音要大點,還是吳啟河存在賣弄的心思,那語氣很是斬釘截鐵的發布指令。

老木匠這人最煩外行人指點內行人,年輕時還看人臉色好生說,都快入土的年紀又在冰冷的河水裡泡了半天,老木匠可沒好性子了,他不耐煩道,“是你懂還是我懂?”

“榫眼的尺寸孔要小一點,卯的尺寸要大一點,具體根據每種木材的緻密程度加減,而不是榫眼多大卯的結構尺寸也多大,這樣組裝起來比較牢固。”

“新水車剛開始就是這樣,抹啥油粉都不好使,水浸千年松,水磨磨就順滑了。”

老木匠那語氣也挺貶低人的,一副不懂裝懂充臉面的煩人。

吳啟河被當眾臊的臉發熱,只嚴肅著臉沒說話。他餘光扭頭,只見章有銀正微笑著看他。吳啟河臉騰的就陰了下來,老木匠也沒管他,自己坐在火堆邊換鞋襪擰濕漉漉的褲腿。

而其他村民很快就忘記這件事了,因為從水槽引水只六根竹管,誰都想水直接引到自己家去。

吳啟河道,“這水槽只能引六根水管,我按照各家地勢高低遠近選出了六家……”

他剛說完,村民就不幹了。僧多粥少,都是出一樣的力氣,憑什麼村長定六家出來?

大冬天的,村民一個個開始擼起袖子,瞪眼板著臉,好似一言不合就開幹。吳啟河看得不由地後退幾步,當時程武當村長的時候也不見這些人這麼兇啊!

好一個個欺負幹實事的老實人!真是白瞎了他一片熱心了。

吳啟河一時間腦子亂,只威嚴喝聲道,“大家稍安勿躁,這水槽是百年松木,只能鑿六個引水口,又不是我只讓挖六個口!我辛辛苦苦跑前跑後各處打點,你們到頭來不感恩還這樣讓人心寒的態度!”

村民管你心寒不心寒呢,他們只知道自己付出一樣的勞動,憑什麼只六家能直引水。

氣氛劍拔弩張,一旁烤火的老木匠臉色也不輕鬆了,沒想到山狗村的村民真的這麼刁蠻兇悍。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