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在院子裡呼呼的刮,李瑜在屋裡喊了幾聲孩子進來烤火,但兩孩子滿臉殷切地盯著竹管,那眼神熱絡的要把冷風融化了。
隨著竹管深處呼嚕窸窣一聲,一絲清流滾滾而來。
“來水了來水了!”
“我家水缸也接到水了!”
章小水見竹筒內滾下一串水珠,滴入家裡的水缸時,抱著一邊的章崢哇哇歡呼。
章小水還跑去周小溪家裡看了,周家也來了水。
周家之前還因為竹管從田家門前過,田有財要收過路費鬧了一場。
倒不是周家和田家鬧,是孫傲梅和田有財鬧。
周圓知道後,又給孫傲梅送了橘子和豆腐,孫傲梅那嘴巴硬的發毒,正準備傲氣說沒惦記他家吃的,周小溪就說是感謝。
孫傲梅對一個孩子嘴巴再別扭,見孩子天真爛漫,也就別別扭扭收了。只是到傍晚的時候,田有財又打罵孫傲梅,說她眼皮子淺嘴巴饞,一點小東西就胳膊肘外拐,還自私自利東西全吃了,都不給他留一點。
家務事難評,周圓從不評價鄰裡,只想把自己家日子過好。
這會兒看著竹管把三個大水缸裝滿,周圓摸著章小水的腦袋,面色難掩激動道,“多虧了你爹,這事兒還真給他辦成了!”
今後不用挑水,周圓節省了人工成本。
章有銀大可以覺得挑水不劃算不掙錢撂挑子就不幹了,但他考慮到他做豆腐的用水,居然真的就一勞永逸,把河水引到家了!
雖然村裡人都在誇吳啟河,但是周圓覺得沒有章有銀挑頭刺激吳啟河,這事兒永遠辦不成。
章小水也聽見了村民都誇吳啟河,就連他爹當著人的面都誇吳啟河厲害,多虧他村裡才有水吃。
兩孩子不樂意了。
跑回家問章有銀,“爹爹,明明是你想的法子,憑什麼都被吳啟河佔了功勞去。”
章崢反應比章小水還大,還說道,“我要去給大家說,明明是舅父的功勞!”
兩孩子要氣沖沖跑出去,章有銀笑著把孩子一手捉一個,別在胳肢窩裡回灶屋烤火。
章小水順勢抱著章有銀的胳膊乖乖坐手臂上不動,章崢像個螃蟹似的扭來扭去,氣呼呼的非要奔出門外對峙清楚。
李瑜身上穿著舊棉襖,把火坑裡的火燒的很旺,紅通通的火苗映著他臉上的笑意。他把烤熟發裂口的野板栗用火鉗夾在地上的木板上,對孩子耐心道,“吃了板栗再去。外面太冷了。”
兩孩子對視一眼,章小水舔了下唇角,慢慢從章有銀身上滑下來,這一滑棉褲的腰帶鬆散褲子掉檔了。
一截兒冷風灌入後腰,冷的他直哆嗦,但是也沒心思提溜襠,只蹲下伸手捉地上的燙呼呼的噴香的板栗。
章崢還想出門,章有銀道,“你看弟弟都凍哆嗦了。風寒了可不行。”
李瑜適時咳嗽幾聲,章崢果真立馬就老實不動了,只忿忿不平板著臉不說話。然後松開了和章有銀互相鉗制的手,把章小水屁股後的一截褲頭往上提溜。
年年入冬對李瑜都是難關。
今年秋冬時節,章有銀還進山打獵碰運氣,捉了田雞、野兔子給李瑜補身體,每天都吃雞蛋羹和羊奶,孩子和大人臉上都紅潤多了點肉,但是李瑜身體是老毛病,一到冬天就風寒。
家裡這藥罐子又熬著了。
所以章有銀一說風寒,兩孩子都聽話的不出去了。
李瑜看著兩兄弟排排坐在小板凳上,一個比一個悶氣憋屈,完全是一點虧都吃不了的性子。
他道,“你們還記得最開始咱們為什麼要引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