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雖然李天啟和長孫伯仲顯然都不願意相信藏在林子中的老者並非子機墨,但卻無可奈何,他們實在拿不出任何實證證明對方就是他們要尋找的子機墨。
就算他們手裡有畫像也是辦不到的,因為對方根本就沒有現身,況且長孫伯仲懷裡的畫像也已不知去向,更無法驗證了。
兩人也只好乘坐驢車出了林子,找回了所乘的馬匹,往月牙湖城返回了。
回程的路上,遇到了妙樂和葛秋,妙樂負傷了,由葛秋攙扶著,在一樹下歇息。長孫伯仲自然異常關切,噓寒問暖,大獻殷勤。
問起妙樂受傷的緣由,原來她當晚搶走了智空法師手裡的布袋,好不容易才擺脫了他和慧悟,本想著裡面裝著的是葛秋,卻不料開啟布袋後,突然出現了一個十分豔麗的女子,那女子也甚是厲害,不由分說趁妙樂分神之際,登時痛下殺手,幸虧妙樂及時反應,這才躲過一劫,不過卻還是為此受到此女子雙手所使用的巨錘重創,所幸不久後便遇到了尋找過來的葛秋,這才被她救到了此處。
李天啟細問之下,這才知道妙樂所救之人便是他日夜想要找尋的雷炎蟾母。她果然在這裡出現了,不過卻不知道她是被智空法師從何處帶來這裡還是就在此地被抓的。
妙樂講述完事情經過,已嬌喘連連,面色更顯蒼白,葛秋自然心疼不已。
長孫伯仲看到自己心愛的女人受到此種傷害,便要尋那雷炎蟾母算賬,但卻不知道她逃往了何處。
葛秋告訴他倆,她們正要再次繼續往北而行,不僅雷炎蟾母已向北逃竄,而後方智空法師師徒二人也已動身往這邊追來,另外龔靈等人亦是在向北的方向失去了蹤影的。她們只得繼續往北。
聽到這裡,李天啟和長孫伯仲自然選擇向北而行,伺機而動。
妙樂已不便騎馬,因此眾人用枝幹、樹皮做成了個簡易的木床,由馬匹拖著木床載著妙樂前行。
木床還很好的掃去了前方留下的馬蹄印,倒也一舉兩得。
道路積雪甚厚,路上也並不是十分顛簸,妙樂蜷縮著躺在木床上,顯得楚楚可憐。兩個時辰後一行人再次行經冰風谷。
這時李天啟才發現在谷口有一塊倒下的牌匾,從雪沖拖出來後,長孫伯仲懂得突厥文唸叨著上面寫著的通告:“谷中有怪人,遇到速離。”
長孫伯仲將牌匾豎立在了谷口,運指力再這一行字旁邊加註了漢語,意圖擾亂智空法師的判斷。
做完這些他們便往谷口一側的西北方向而去,葛秋昨日便是跟到這個地點然後看到龔靈他們隱入了樹林後便失去了他們的蹤影。
原來龔靈等人並沒有進入冰風谷,李天啟暗忖道。
往西北方向走了數裡地,找到了一處避風所在,他們一行人生火做了一些熱食。
簡單用過午飯,妙樂恢複了一些血色,她本就已服下自己呼叫的靈藥,只是雷炎蟾母的兵器也是厲害的法器,重擊之下傷勢頗重,經過這段時間的休養,已漸漸好轉,但還是無法施展任何法術。
李天啟在一道壕溝下發現了一個被積雪半覆蓋的已熄滅的火堆,從火炭的新鮮程度上推測,應是近期才被燃燒過的。雖然只憑這個還不能肯定是龔靈等人,但至少這地方在最近的確有人來過。
智空法師師徒二人並沒有跟上來,而道路也越來越狹窄,就算是騎馬也難以行進,正在這時,他們發現了一道萬丈深壑出現在了面前。
就像是大地被一道巨斧劈裂成兩塊一般,一半高,一半低,上下足有數百丈的落差。
眾人正在思忖著下一步該如何辦時,眼見的李天啟隱約發現了百丈開外有一道懸索似乎連線著上下之地。
他們艱難地在樹林裡穿行,終於來到了那道懸索旁,那是一根寸許粗的麻繩,完全使用附近的樹皮搓制而成,而樹木的創口完全新鮮,可以料定那些人必然是利用這根麻繩上下兩地,而這根麻繩根本無法沉重普通人的體重,也只有具備一定功夫之人才可藉此騰躍。
由此種種看來,這應該是蒙面女子玉賢和飛兒使用的,龔靈有騰雲駕霧的本領,自然不用繩索便可輕松跳下。
只是讓李天啟等人不解的是,既然龔靈有如此本領,為何卻讓玉賢和飛兒要如此折騰呢?這的確又是個難解之謎,但也許這繩索本就不是他們一行人所使用的,而是另有他人。
既然發現現成的繩索,李天啟他們決定飛身而下,他們卸下馬匹上的包裹等一應事物,長孫伯仲帶著李天啟,葛秋抱著妙樂紛紛沿著繩索滑落對面。
跨過萬丈深淵,冒著嚴寒,他們平穩地滑落到了對面。
方落到此處,李天啟不禁打了個寒顫,這裡比上方更冷。
眾人沒有停留,趕緊繼續向北而行。
長孫伯仲看了看地形,道:“我們此刻應該是跨越了突厥境了,進入了極北之地蠻族的地界。大家可打醒十二分精神。聽說這些蠻子勇武駭人,而且習俗異常奇怪。”
這裡便是極北之地了嗎?李天啟輕聲問著自己,他心裡想到了伊琳娜和卓婭,她們不正是從極北之地來到唐朝境內尋找小王子的嗎?
現在她們是否已回到她們的家鄉呢?雙耳公子又在哪裡?他會是什麼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