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波平說起了三公主想念父皇的事兒。
太平皇帝竟然沒有多說什麼就接受了,說明他是很明白的。
事情到了這裡,侯波平幾乎是了卻了一樁心願的,因為,皇位換極道神人的事,定了。
侯波平是不用擔心太平皇帝反悔的,因為一直以來,太平皇帝對極道神人的渴望都是在那裡擺著的,何況,現在太平皇帝想成為極道神人還有他自己的小算盤。
那麼,等自己回去,就可以告訴三公主這個天大的好訊息了……
“朕聽聞,那六個縣的莊稼,都是成倍的增產的,愛卿的化肥,果然神奇無比!”太平皇帝突然說起了化肥生意的事兒,雖然是在肯定或者誇讚侯波平和三公主,語氣卻不是那麼歡喜的。
“其實,皇上應該多等一年再加收聖人國百姓的糧食的,百姓手裡有一點餘糧,和沒有餘糧,是有著天壤之別的。”提到這件事,侯波平就有些火氣,當初大皇子太平皇帝這些人極力促成加徵糧食,影響的不僅是公主府和侯波平,對天下百姓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聖人國裡,百姓過的苦日子,侯波平是見識過的。
別說衣物了,明天、後天或者一個月以後去哪裡吃飯,真就是一個天大的問題。
比如一個月後就有可能吃不上飯這一點,可是真的能餓死人的,如果人都要餓死了,什麼事還做不出來呢。
偏偏是在化肥剛用到六個縣的農田裡的時候,太平皇帝這些人就確定了加徵糧食的決定,他們這是在做什麼呢?
自覺墳墓!!!
也怪聖人國的百姓太不爭氣,明明是被欺壓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也不敢反抗。
自己的權益是需要自己去爭取的,千萬不要抱怨自己所處的時代,也不能因為面前是一座座高山就絕望,只要去做,總會有希望的。
侯波平對聖人國百姓的看法就是,恨其不爭,已經一千多年了,如果聖人國的百姓傳承下來‘爭取’兩個字,現在的聖人國,早就是另一種情況了。
但侯波平想到了這些又有什麼用呢,需要天下人都想到……
“天下,卻不是朕一個人的。”實際上,太平皇帝也有他自己的冤屈。
聖人國不是到了他手裡才變成這個樣子的。
而是千百年傳承下來就是如此了,有些,明知是錯誤的事,也是沒人敢去改動的。
就算太平皇帝,也不能輕易去動一個大集團的利益,若不然的話,他這個皇帝的位置坐的才不會安穩。
這些事,太平皇帝就不會跟侯波平提起了,對於侯波平和三公主致力於創新的事,他也是不太看好的,不坐到這個位置上,你就不知道這個位置上的難處。
太平皇帝還知道,侯波平自己也做了一些準備,但他覺得,侯波平做的那些事也是無濟於事的。
千百年來,聖人國就是這樣了,侯波平又能如何。
可能,封仙兒也不行。
“是……”侯波平明白太平皇帝的意思,這一點,他也是認同的。
聖人國累積到如今的情況,就是聖人文化所致。
要征服一片土地上的人還算容易,要改變他們的文化,卻是難的。
不過,侯波平對他的創新還是有信心的,因為他要教給聖人國的人的是,文明。
一旦聖人國的百姓,覺醒出了文明的力量,別說封家,也別說什麼聖人國朝廷,任誰都是無法阻擋的。
當然,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侯波平要想做成這件事,是需要有極大的耐心的。
不過,侯波平現在還不想做這件事,他的那個小區,也只想容納一些人而已。
甚至侯波平也不期待事情有變,這是平心而論……
“今日,叨擾道友了。”太平皇帝不想跟侯波平多談這件事了,因為,拿皇位換極道神人畢竟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兒,他自己,至少是不願意提及的。
“不敢不敢……”侯波平客氣了一下,也要走了,實際上,他也不想和太平皇帝這樣的人討論文明的事兒,沒什麼意義。
侯波平離開通天觀,又見到了黃公公。
黃公公的事情麼,好像是太平皇帝有意安排的。
侯波平可以透過黃公公推測太平皇帝的狀況,太平皇帝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黃公公夾在這兩個人中間,還真是需要極其小心,要不然,隨便一個黑鍋扣他頭上,他就萬劫不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