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圍。
如果是聖人國朝廷對侯波平的一萬多人,包圍三層都綽綽有餘。
但侯波平是沒有讓朝廷大軍把他的極道軍包圍的,他很快就選擇了戰敗,並且撤退。
在撤退的時候,侯波平這一萬多人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他們撤退起來是很輕便的,朝廷大軍就算分兵追擊,也是不太敢追上他們的。
因為,侯波平已經名聞天下了,而且還成了皇帝的對手,第一戰就敗的這麼狼狽的話,連朝廷大軍都不敢相信了,他們會認為這是侯波平的誘敵之計……
但侯波平是真正的撤退。
雖然這個撤退是早有預謀的,但撤退路上,他們也是真的沒有餘力設下伏兵的。
連伏兵都沒有的話,侯波平這邊就更談不上什麼圈套陷阱了,侯波平他們,真的就是撤退了。
朝廷大軍分兵追擊以後,也是很快就收回了兵馬的,他們以為,就算這一次侯波平的撤退是真的,侯波平也不會敗的,如果把侯波平逼急了,逼出了雷霆之怒就不好了。
侯波平的極道神人的身份,對朝廷大軍都是有著足夠的震懾力的,尤其是封疆一些人,他們可是很清楚封仙兒的實力的。
楊小利也在封疆的陣營裡,他已經跟侯波平談過一次了,但他還是要跟著。
侯波平選擇了一條極端的路走,他,也是可以的……
侯波平率領的極道軍,也是很快就停下來了的。
但極道軍駐紮的地方,離朝廷大軍的營地就很遠了,至少一百里。
那麼,侯波平率軍停的這個距離就很有意思了,如果他想逃跑,那麼跑就是了,如果他想繼續開戰,有個二三十里的距離,意思就差不多了,可侯波平一下就停到了一百里外。
感覺,侯波平就是發掘朝廷大軍停下來了,就在逃跑途中停下來歇歇腳……
在這個時候。
朝廷大軍這邊是更緊張的。
因為他們已經打贏了第一戰,需要時刻提防侯波平的實力和詭計。
兩百里的距離對大軍來說很遠,但對天授神人來說是不算什麼的,尤其侯波平,他是有極道神人的實力的。
朝廷大軍是很擔心侯波平的反擊或者偷襲的,這,當然也是封疆的意志,她自那次去國師府見了侯波平以後,就知道,她和侯波平的戰爭,不會那麼簡單的。
可。
侯波平就是把這件事情辦的這麼簡單了。
朝廷大軍停下來以後,他也是沒有動的,就在兩百里外,發展起隊伍了。
剛開始的時候,朝廷大軍還以為這是侯波平的誘敵之計,但等了幾天之後,探子來報,極道軍是真的在那裡發展隊伍的……
再戰。
侯波平還是敗退。
這一次,朝廷大軍的追擊就是兇狠了一些的,也更放心大膽了一些。
侯波平就只能跑的更快、躲的更遠了,到停下來的時候,他們距離朝廷大軍至少一百二十里。
然後,朝廷大軍要顧慮的就太多了,這次可是豐慶皇帝御駕親征,他們是必須打贏的,但打贏之外,夾雜在這場戰爭裡的事情就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