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方孝玉趕到城牆之上的時候,王銘章身邊已然沒有幾人,而此時王師長就坐在斷壁之上,抽著一根煙,邊上一名通訊兵流著淚記錄著他最後一封電報:“目前,敵用野炮、飛機不斷猛轟,城牆缺口數處……決以死拼,以報國家,以報知遇。”
方孝玉沒有現身,只是看著那名通訊兵流淚離去,而王銘章則是繼續與圍上來的日寇大戰,最後身邊之人全部壯烈犧牲。
看著周遭的日軍,王銘章神色平靜,狠狠的抽了生命之中最後一口卷煙,丟下卷煙,整了整自己那滿是硝煙的軍服,執槍飲彈自盡。
躲在暗中的方孝玉緩緩閉上雙眼,淚水滾落,腦海之中不禁浮現出後世這一戰的影響。
李宗仁嘆:“若無滕縣之固守,焉有臺兒莊之大捷!滕縣一戰,川軍以寡敵眾,不惜重大犧牲,阻敵南下,達成作戰任務,寫出川軍歷史上最光榮的一頁。”
毛主席、王明、博古等人合寫下一輓聯:“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決心殲強敵,以身殉國,為中華民族爭光!”
靈柩運往四川的時候,群眾路祭絡繹不絕,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贈“壯節殊勳”,國民黨軍事委員長贈“死重泰山”四字,表達對王銘章的追思。
蔣介石親擬輓聯悼念王銘章:
執幹戈以衛邦家,壯士不還,拼將忠誠垂宇宙;
聞鼙鼓而思將帥,國殤同哭,忍標遺像肅清高;
隨著城中士卒犧牲,抵抗越來越弱,方孝玉卻沒有選擇離去,反而是冒著極大的風險留在了滕縣城中。
這一次方孝玉不是要留下來殺小鬼子,而是要尋機帶出王銘章將軍的遺體。
他不能夠讓這樣一名為國捐軀的將軍遺體落入到日軍的手中,讓鬼子拿去宣揚他們的軍功。
不過因為是破城首夜的緣故,加上城中尚且還有散落的川軍戰士仍然在頑抗,這也就使得日軍夜間的防禦非常的嚴密。
方孝玉就在停放王銘章將軍遺體的大院附近徘徊,然而日軍安排了足足一個小隊五十多人防守,猶如一個刺蝟一般,愣是讓方孝玉找不到什麼機會下手。
方孝玉心中暗暗的痛罵日軍小題大做,可是讓他就此放棄,他心中又非常的不甘,無論如何都不能夠讓王銘章將軍的遺體留在日軍的手中。
徘徊良久,幾次試圖摸進大院當中都被日軍嚴密的防禦給阻攔,如果不是方孝玉及時退出的話,或許已經被日軍給發現了。
猛的一巴掌拍在一塊碎石之上,方孝玉盯著大院方向,腦子告訴轉動,試圖想出潛入的辦法。
沙沙,一陣細微的腳步聲傳來,方孝玉猛然之間轉身,身形撲了上去,雙手探出將兩道身影給死死的卡住了脖頸。
推著兩道身影貼在冰冷的牆壁之上,方孝玉沉聲道:“你們是什麼人?”
黑乎乎的一片根本就看不清楚什麼,不過這會兒方孝玉也大概看出被自己給制住的兩人是什麼人了。
一身破爛的川軍軍服,顯然表明了兩人的身份。
卡住兩人脖子的手微微一鬆,兩名戰士連忙大口的吸氣,其中一人用一種異樣的目光看著方孝玉顫聲道:“你……你是大刀方誠,方連長嗎?”
因為先前方孝玉以大刀砍殺鬼子的英武形象看在許多人的眼中,所以方孝玉便有了一個大刀方誠的稱呼。
眉頭一挑,方孝玉松開兩人道:“你們兩人不想辦法出城,跑到這裡來做什麼?”
趙銘眼睛通紅道:“我們要帶師長一起離去,若是不能夠救回師長,我們也不活了。”
方孝玉嘆了口氣,指了指前方的大院道:“師長的遺體就在大院當中,我在這裡就是在想辦法進入大院帶走師長的遺體,可是小鬼子的防守實在是太嚴密了,根本就無法接近。”
聽到方孝玉這麼說,趙銘兩人臉上露出歡喜之色,顯然是沒有料到方孝玉竟然也同他們的目標一樣。
經由方孝玉指點,趙銘兩人發現了日軍所佈下的哨兵之多,之嚴密,最後趙銘兩人臉上都禁不住的露出頹喪之色道:“天殺的小鬼子,防守這麼嚴密,我們根本就沒法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