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歷史傳說,還是原劇的劇情強大的慣性,方孝玉都極為期待半年之後,始皇帝究竟是為張良與滄海力士所傷,還是於出巡途中突發疾病而亡。
不過方孝玉和扁鵲卻是暗中開始做準備。
卻說始皇帝四次出巡天下,有效的平定了地方動亂,不久之前,始皇帝再次籌備第五次出巡。
雖然說朝中有大臣力諫始皇帝,勸說始皇帝不要冒險東巡,畢竟這一兩年對於始皇帝的刺殺頻頻發生,好幾次刺客都沖到了始皇帝近前,然而卻被始皇帝強勢震殺。
以始皇帝的性情,肯聽從那些朝臣的勸誡才怪,自然是唯吾獨尊,力排眾議,確定了第五次東巡的時間。
當謫仙谷之中,方孝玉獲知了始皇帝即將進行第五次出巡的時候,心中自然是一突,暗暗的感慨世界大勢走向在沒有受到外力幹擾的情況下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就好比始皇帝出巡的事情,如果說方孝玉想要改變的話,自然是能夠改變,但是如果方孝玉這變數不做出改變,那麼世界大勢推動之下,該發生的事情一樣會發生。
只是方孝玉很好奇,在始皇帝那般強勢的情況下,這世界大勢還如何演繹接下來的劇情。
至少方孝玉不認為始皇帝會得暴病,又或者是被張良與滄海力士所傷。
始皇帝出巡,自然是少不了蒙毅率軍護駕,同時麗妃玉漱陪駕,這兩次出巡都是由蒙毅一手安排,每次都讓刺客無功而返,可以說身受始皇帝的寵信。
方孝玉這一年多同蒙毅見面的機會不多,不過兩人之間的交情倒是沒有淡薄多少,從蒙毅那裡,方孝玉獲知了始皇帝出巡的具體時間。
始皇帝出巡的時間並不是什麼秘密,所以蒙毅也不會認為方孝玉打聽這些是要對始皇帝有什麼不軌之念。
確定了始皇帝出巡的日子,方孝玉默默的推算一番,發現若是不出意外,始皇帝行至沙丘宮之時,正是長生藥出世之時。
而按照原劇的話,始皇帝正是病逝於沙丘宮,哪怕是蒙毅拼死取回了長生藥,始皇帝也沒有享用到。
若是大勢不變的情況下,這些應該會發生,但是方孝玉心中卻是不放心,同扁鵲商議了一番,方孝玉選擇悄悄離開謫仙谷,暗中跟隨始皇帝的車隊,觀察事情的發展。
好在始皇出巡,不管是蒙毅還是趙高這些始皇帝的心腹都要隨同始皇帝一起,如此一來,有扁鵲做遮掩,方孝玉離開謫仙谷一段時間倒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
以方孝玉的修為,悄悄的潛出謫仙谷自然不是什麼難題,出了謫仙谷,方孝玉並非是跟在出巡隊伍的後面,反而是先行一步,走在出巡隊伍的前面。
始皇帝所經之處,自然是平定地方,懲治貪官汙吏,雖然始皇帝殘暴,但是對於大秦江山的根基還是非常的看重的,所以但凡是貪官汙吏落入到始皇帝的手中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一晃就是幾個月過去,方孝玉不敢接近,只能夠在暗中觀察,結果方孝玉發現始皇帝精神奕奕,絲毫沒有得病的模樣。
這一日,方孝玉神色凝重的看著前方,前方就是博浪,傳說中張良同滄海力士以鐵椎刺殺始皇帝的地方。
本來方孝玉還懷疑傳說中的真實性,可是就在不久前,方孝玉發現了一行人,這一行人為首之人不出意外的話正是儒生張良還有義士滄海力士。
滄海力士並沒有名字留下,後人稱之為滄海君,此人生來力大無窮,舞動大鐵錘來,再輕松不過。
鐵椎即大鐵錘,為了刺殺始皇帝,張良等人特意根據滄海君的力量打造了一隻足足有上千斤重的大鐵錘,這樣一隻大鐵錘如果說以極快的速度砸過去的話,就算是先天強者躲閃不及都要被砸成肉泥。
況且滄海君不止是力大無窮,自身更是一名先天強者,如此一來,所擲出的大鐵錘威力就更為恐怖了,方孝玉懷疑對方擲出的大鐵錘若然砸在了自己身上的話,搞不好就是自己運轉金剛不壞體都有可能受到重創,甚至就是被砸死也不是沒有可能。
雖然說張良一行人行蹤非常的隱秘,可是方孝玉派出的可是軍魂,數百軍魂幾乎將博浪之地檢視了一遍,自然是輕松的發現了張良一行人。
大秦黑冰臺的力量非常之強,但是也發現不了由智謀之士張良所帶領的這一支人馬,但是卻瞞不過方孝玉。
也是張良等人之中沒有強大的方士的緣故,雖然說張良本身修道,也是方士之中的一員,但是他的精力更多的放在治國理政、軍陣殺伐之上,所以道行不深,根本就沒有察覺到方孝玉所派出的軍魂。